拔罐出水泡怎么回事
拔罐是一种传统的中医外治法,能促进气血循环,疏通经络,消肿止痛,祛风湿。拔罐操作简单易行,已成为人们常用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常用于治疗腰痛、颈肩疼痛、风湿痛、落枕、感冒、消化不良、失眠、更年期综合征和一些皮肤病。
那么拔罐出水泡怎么回事?
在罐中长时间停留后很容易引起水泡,因为一旦水泡破裂,它们将增加感染的机会,所以不建议挑出水泡。拔一般留罐时间在5分钟左右,时间超过10分钟后容易引起水泡,同时也与患者体质有关,体内寒湿重的也易出现。意见建议:出现水泡后对疾病的恢复效果比较好,但是影响患者的生活,一般情况下水泡不是很大可以不用处理,可以自行吸收,水泡大的可以消毒后穿刺,放出水分即可,然后加压包扎。注意消毒。
拔罐是中医的一种治疗方法,能散寒通络,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并能引出水泡,注意事项。如果水泡不大,它们可以被自己吸收。如果水泡较大且有大量渗出物,则在严格的无菌操作下使用,用针管抽出液体,局部消毒,用无菌辅料覆盖,每隔一天更换一次。建议: 有水泡时加强护理,避免细菌感染,及时换药,如果有感染应应用抗感染的药物。拔罐之后皮肤上的紫斑一般两周能消失.吃得过饱或饥渴时不宜拔罐.皮肤有过敏,水肿或者溃疡的地方以及孕妇的腰骶部和腹部都禁止使用拔火罐. 在家里拔火罐只能起到辅助治疗作用,病情比较严重的最好还是到医院治疗,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2022-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