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中风针灸治疗方法是什么
中医认为,脑中风是指因为脑血管疾病导致病人一侧的躯干神经运动的感觉发生障碍,即平时俗称的半身不遂;而西医认为,脑中风是指颅内的供血的障碍,也就是血流对局部脑组织的供应障碍,而导致脑细胞的坏死,从而引发病人对语言、平衡、感觉运动等各方面的损失和障碍,又称为脑卒中,具有极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分为出血性脑中风和缺血性脑中风。
患者意识清楚情况下,进行早期针刺干预,有助于其预后恢复,针灸常采用毫针刺法,包括体针及头针。对于恢复期患者,一般可采用电针及穴位注射方法等。头针属常用方法,用于激活头部新陈代谢,促进供血,同时项部亦可进行针刺治疗,如风池穴,可改善动脉血液循环,利于脑缺血患者恢复。此外针灸同时配合中药综合治疗,可帮助患者尽快恢复。中风的患者针灸治疗过后需要患者放松情绪,对于良肢体位的摆放经常至少是每两小时给予翻身拍背,预防坠积性肺炎,预防褥疮。针灸治疗中风在早期介入治疗时,治疗后要密切监测血压变化。针刺过程中产生酸麻肿胀感觉,是针刺得气的表现。在针灸治疗后,会出现皮下酸麻肿胀,皮下血肿或者青紫,均属于正常现象。部分患者长期的针灸治疗之后会出现局部软组织的疼痛,可等到疼痛消失后再进行下一次针灸治疗。
脑中风后在饮食方面,既要富于营养,又要容易消化。可选择进食一些牛奶、瘦肉,还有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由于中风患者多数都会合并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些病史,所以饮食不宜太咸,不宜太油腻。还要注意不要吃太燥热或太寒凉的食品,可以吃多一些蔬菜,富含纤维素的食物,有利于通便。水果可以吃,但是不宜吃太多,比如说饭后适当进食一些水果,像香蕉、苹果之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