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痹的早期症状
小儿麻痹症的高发让众多家长很是担忧,唯恐孩子患上这种病。而孩子一旦患上了小儿麻痹症,须尽快送往正规医院治疗,早治疗,痊愈的希望就越大,孩子受的伤害就越小。所以,家长们要多了解一些小儿麻痹症的早期症状表现,以免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
小儿麻痹症的早期症状表现有哪些:
1、前驱期小儿麻痹症的表现有发热、乏力、全身不适、上呼吸道感染及胃肠炎症状,持续1~4天。
2、瘫痪前期可在前驱期表现消失后1~6天再次发热(双峰热),而至本期,或由前驱期直接进入,或以本期直接起病,有高热、剧烈头痛、呕吐、颈强直、克氏征阳性等,同时小儿麻痹症的表现常有全身肌肉疼痛、多汗等。
3、瘫痪期多于病程2~7日,体温开始下降时出现瘫痪并逐渐加重,至体温正常后停止。瘫痪有以下几类:①脊髓型:最常见,呈不对称弛缓性瘫痪,多为下肢,其次上肢,颈背肌、隔肌、胁间肌亦可瘫痪,近端大肌群较远端小肌群瘫痪出现早且重,感觉多不受影响。这些都是常见的小儿麻痹症的表现。
4、恢复期本期一般症状消失,热度降至正常,麻痹征不再进展。此期多从麻痹症状出现1~2周后开始。在初期的6个月内恢复较快,以后逐渐减慢,2年以后再恢复的可能性越来越小。
5、后遗症期凡病程在2年以上者即进入后遗症期。此期中各种畸形逐渐出现,并日益加重,且趋于固定;同时,各种骨、关节发生继发性改变,从而又加重了功能障碍的程度,常给治疗带来困难。因此,早期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是防止畸形发生和减轻畸形严重程度的重要环节。畸形的成因主要是由于以下诸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