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眼皮抽搐怎么缓解
眼睑与面部肌肉痉挛性疾病有两种类型:原发性眼睑痉挛、半侧面肌痉挛。
现代医学则认为眼睑痉挛是神经系统的一种功能性疾病,可能是由多种因素所造成的。但其确切的发病机理至今尚不明了。
其临床表现为:(一)原发性眼睑痉挛:是由于眼轮匝肌痉挛性收缩引起的眼睑不随意闭合,常为双侧病变,呈进行性进展。2/3为女性,多在60岁以上发病。其病因不明。痉挛的频率和时间不等,轻者眼轮匝肌阵发性、频繁的小抽搐,不影响睁眼;重症者抽搐明显,以致睁眼困难、影响视物,引起功能性失明。大多数患者的症状在3-5年内稳定。1/3的患者有相关的运动异常,如:Meige综合征、原发性震颤或帕金森病。诊断时应除外角结膜炎、倒睫和睑缘炎引起的继发性眼睑痉挛。
(二)半侧面肌痉挛:是累及单侧的病变,面肌周期性的强直性收缩。痉挛通常从眼轮匝肌开始,逐渐扩展到面积的其他部分,无论睡眠或清醒时均可发作。常起自中年,女性多见。可伴有单侧面肌无力。病因常为第七脑神经根在小脑桥脑角被血管结构或肿瘤压迫。血管病变占90%,小于1%的病例是由于后颅凹肿瘤。
眼睑痉挛多为眼睛疲劳导致,建议可以热敷一段时间,然后观察,在这段时间内需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减少用眼。治疗一段时间后如果症状不缓解或者加重,可以到医院接受肉毒杆菌毒素注射治疗。效果在国外有所报道,有效率约为93.3%,注射后最大作用出现在数天内,1-5天痉挛症状减轻或消失,痉挛缓解持续6-100周左右。副作用较常见的有上睑下垂、干眼症、角膜暴露、溢泪等,常在1-6周逐渐消退,因此建议患者谨慎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