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的症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用眼过度对导致对眼部和视力的损伤。有些就患有青光眼。什么是青光眼?青光眼(glaucoma)是一组以视乳头萎缩及凹陷、视野缺损及视力下降为共同特征的疾病,病理性眼压增高、视神经供血不足是其发病的原发危险因素,视神经对压力损害的耐受性也与青光眼的发生和发展有关。原发性青光眼根据眼压升高时前房角的状态,分为闭角型青光眼和开角型青光眼,闭角型青光眼又根据发病急缓,分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和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一旦发现有青光眼以后,对于青光眼的分类分以下几种:1.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生,是由于眼内房角突然狭窄或关闭,房水不能及时排出,引起房水涨满,眼压急剧升高而造成的。多发于中老年人,40岁以上占90%,女性发病率较高,男女比例为1:4,来势凶猛,症状急剧,急性发病前可有一过性或反复多次的小发作,表现为突感雾视、虹视,伴额部疼痛或鼻根部酸胀。发病时前房狭窄或完全关闭,表现突然发作的剧烈眼胀、眼痛、畏光、流泪、头痛、视力锐减、眼球坚硬如石、结膜充血,伴有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急性发作后可进入视神经持续损害的慢性期,直至视神经遭到严重破坏,视力降至无光感且无法挽回的绝对期。2.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发病年龄30岁以上。此型发作一般都有明显的诱因,如情绪激动、视疲劳、用眼及用脑过度、长期失眠、习惯性便秘、妇女在经期,或局部、全身用药不当等均可诱发,表现为眼部干涩、疲劳不适、胀痛、视物模糊或视力下降、虹视、头昏痛、失眠、血压升高,休息后可缓解。有的患者无任何症状即可失明,检查时眼压可正常或波动,或不太高,20~30mmhg,眼底早期可正常,此型最易被误诊。如此反复发作,前房角一旦粘连关闭,即可形成暴发型青光眼。早期症状有四种:①经常感觉眼睛疲劳不适。②眼睛常常酸胀,休息之后就会有所缓解。③视物模糊、近视眼或老花眼突然加深。④眼睛经常感觉干涩。3.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人,25%的患者有家族史,绝大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常常是疾病发展到晚期,视功能严重受损时才发觉,患者眼压虽然升高,前房角始终是开放的。
如果患有青光眼后不要害怕,只要及时去正规医院去接受治疗,有以下治疗措施(1)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时要局部频滴缩瞳剂,同时联合应用β-肾上腺能受体阻滞剂点眼,口服碳酸酐酶抑制剂等以迅速降低眼压。待眼压降低,炎症反应控制后进一步考虑做激光切除或其他抗青光眼手术。(2)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初期可用缩瞳剂或β-肾上腺能受体阻滞剂局部治疗,若药物不能控制眼压或已有明显视神经损害者,需做滤过手术治疗。(3)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可先试用药物治疗,局部滴用1~2种眼药控制眼压在安全水平,并定期复查。药物治疗不理想可用激光治疗,或做滤过手术,目前最常用的滤过手术是小梁切除术。(4)先天性青光眼婴幼儿型以手术治疗为主,可通过房角切开术、小梁切开术治疗;青少年型早期可与开角青光眼相同,药物治疗不能控制时,可做小梁切开或小梁切除术。(5)继发性青光眼治疗原发病同时,进行降眼压治疗,若眼压控制不满意,可针对继发原因做相应的抗青光眼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