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炎怎么检查
胃炎(gastritis)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炎症,为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按临床发病的缓急,一般可分为急性和慢性胃炎两大类型;按病因不同可分为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应激性胃炎、自身免疫性胃炎等。不同病因引起的胃炎其病理改变亦不同,通常包括三个过程即上皮损伤、黏膜炎症反应和上皮再生。急性胃炎根据其病理改变又可分为单纯性、糜烂出血性、腐蚀性、化脓性胃炎等,慢性胃炎根据其病理改变可分为非萎缩性、萎缩性和特殊类型胃炎三大类。各型胃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主要依据胃镜检查。
1.胃镜检查
是诊断胃炎,尤其是慢性胃炎的主要方法。可以直接观察到食管、胃、十二指肠球部和降部黏膜的情况,还可以在直视下取多部位黏膜进行活组织病理学检查。但急性腐蚀性胃炎在急性期内禁忌做胃镜检查。
2.病理检查
主要用于慢性胃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3.实验室检查
(1)胃液分析
(2)胃蛋白酶原测定
(3)血清胃泌素测定
(4)免疫学检查
(5)幽门螺杆菌检查
①X线胃钡餐检查
在大多数慢性胃炎无异常发现,但钡餐检查时出现的“龛影”,是消化性溃疡的直接征象,诊断价值很大;钡餐充盈缺损对胃内肿瘤的诊断也是有帮助的。
然而,钡餐下“龛影”、“充盈缺损”的性质(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有时难以确定,还要借助胃镜进行病理学的诊断。不过,在胃黏膜脱垂、憩室、胃畸形等疾病的诊断上,钡餐则比胃镜更具优越性
常用化验检查包括有:血,尿,粪三大常规、大便隐血试验,寄生虫,微生物检查,肝功能,自身抗原或(和)抗体,癌胚抗原,胃泌素,胰泌素等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