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自闭症的原因
其中遗传因素在自闭症中的作用是明确的,家系研究发现,同胞自闭症患病率为50%,自闭症同卵双生子和异卵双生子的患病率分别为96%和27%,而且还发现常染色体2号和7号上有自闭症的相关基因,约15%的患者存在基因突变。
学者们还发现五羟色胺神经递质和γ-氨基丁酸抑制系统异常,与自闭症的发生也有关系。脑影像学研究显示,不同年龄阶段的疾病患者,脑体积与正常对照是有差异的,也就是说,患者在大脑发育关键期存在异常。
同时,还有研究发现胎儿的淋巴细胞对母体抗体产生反应,导致胎儿神经系统受损的可能性增加,也让患者出现自闭症的概率大大增加。
儿伤,包括在怀孕期间窘迫性流产,生产过程中早产、难产、新生儿儿伤,以及婴儿其因感染儿炎、儿膜炎等疾病造成儿部伤害等因素,都可能增加自闭症机会。
新陈代谢疾病,如苯酮尿症等先天的新陈代谢障碍,造成儿细胞的功能失调和障碍,会影响儿神经讯息传递的功能,而造成自闭症。
孕期理化因子刺激,受孕早期孕妇若有反应停和丙戊酸盐类抗癫痫类药物的用药史以及酗酒等,可导致子代患自闭症的机率增加。
感染与免疫因素,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就有研究发现,孕妇患病毒感染后,其子代患自闭症的机率增大。后来数个研究均提示,孕期感染与自闭症发生可能有一定的关系。
自闭症,也就是孤独症。儿童孤独症是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一种亚型,以男性多见,起病于婴幼儿期,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言语发育障碍、人际交往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约有3/4的患者伴有明显的精神发育迟滞,部分患儿在一般性智力落后的背景下某方面具有较好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