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性肝炎怎么治
预防与治疗:
乙肝疫苗接种是有效控制HBV传播的必要手段,目前中国实行新生儿强制计划免疫,一出生就接种乙肝疫苗。接种疫苗后有抗体应答者的保护效果一般至少可持续12年,对高危人群可进行抗-HBs监测,必要时加强免疫。在意外接触HBV感染者的血液和体液后,应立即检测乙肝五项,抗-HBs<10mU/ml或抗-HBs水平不详者立即注射HBIG200~400U以中和病毒。对急性或慢性HBV感染者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报告,并应注明是急性乙型肝炎还是慢性乙型肝炎。
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肝的根本治疗方法,而乙肝病毒携带者即使HBVDNA水平很高,只要肝功能正常,就无需进行抗病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专家共识》指出,肝功能代偿期:HBVDNA水平超过1×104拷贝/毫升和(或)血清ALT水平超过正常值上限,肝活检显示中度至重度活动性炎症、坏死和(或)肝纤维化的乙肝患者都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干扰素、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替比夫定,恩替卡韦,替诺福韦酯等,根据情况选择适合的药物。
治疗原则
一是HBv复制活跃,HBeAg阳性、HBvDNA阳性;
二是肝脏组织有炎症改变。
对第一条,乙肝带毒者都可掌握,化验单上是一目了然的。对于第二条,乙肝带毒者自己就难于掌握,没有症状,转氨酶不升高,也只有通过肝穿刺来证明了。
药物:干扰素(普通干扰素、长效干扰素)
该类药物的优点是有固定疗程、不产生病毒耐药、HBeAg,HBsAg血清转换率高且应答持久、具有调节免疫和抗病毒双重功效;缺点:需皮下注射、价格较高、不良反应较多等(流感样症候群、骨髓抑制、精神异常等)有妊娠、精神病、酗酒、失代偿期肝硬化、甲状腺疾病等禁忌症。
采用干扰素治疗病情阶段:病毒载量低于109、高ALT水平、HBeAg低滴度、女性、非母婴传播、病程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