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疼针灸哪个位置止痛
在平常生活中如果我们出现胃疼的话去做针灸有缓解的用处。针灸治疗就是根据辩证进行相应的配穴处方,依方施术,或针或灸,或针灸并用。以通其经脉,调其气血,使阴阳归于相对平衡,借以使脏腑功能趋于调和,祛邪散瘀,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尤其擅长于对疼痛的治疗。肝气犯胃:取中脘,足三里,期门,太冲,针刺用泻法。肝胃郁热:取中脘,足三里,内庭,行间,针刺用泻法。肝郁脾虚:取中午干,足三里,期门,胃俞,针刺用平补平泻法。气滞血瘀:取内关,血海,公孙,膈俞,足三里,中脘,针刺用泻法。脾胃虚寒:取脾俞,足三里,胃俞,中脘,针刺用补法,并可加灸。胃阴不足:取中脘,足三里,胃俞,三阴交,针刺用补法。
其实治疗的方法还有,肝气犯胃:内关,中脘,足三里,期门,太冲,针刺用泻法。脾胃虚寒:脾俞,足三里,气海,中脘,内关,公孙,针刺用补法,并可加灸。治疗的方法也可以,肝气犯胃:足三里,期门,内关,阳陵泉,针刺用泻法。饮食停滞:中脘,足三里,天枢,气海,针刺用泻法。寒邪犯胃:中脘,足三里,关元,公孙,神阙,灸神阙,关元,余穴针刺用泻法。1.过饥,过饱,醉酒,劳累过度时,不宜立即进行针灸,身体过于虚弱的患者,手法不宜过强,并尽量选用卧位。2.孕妇腹部,腰骶部和一些能引起之功收缩的腧穴,如合谷,三阴交,昆仑,至阴等穴位,不宜针灸;经期如不是为了调经,也不宜针刺。3.小儿囟门未闭合时,头顶部腧穴一般不宜针灸;此外,小儿不能合作,一般采用速刺不留针。4.避开血管施针,防治出血,有自发性出血倾向或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针刺。5.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的部位,不宜针刺。6.眼区,项部,胸背部,胁肋等部位,应掌握好针刺的角度,方向和深度,请医生按要求操作,以免发生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