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性肝损伤诊断
概述:药物性肝损伤是指某些药物对肝直接或间接损伤引起的疾病;临床症状:乏力、恶心、呕吐、黄疸、肝区痛等症状;危害:严重者可造成肝损伤,引起肝衰竭或进展为肝硬化,危及生命。
病因:本病与代谢异常、线粒体损伤、免疫损伤、遗传等因素有关;典型症状:急性药物性肝病:急性肝细胞损害中,急性药物性肝病最为多见,以肝细胞坏死为主时,临床表现酷似急性病毒性肝炎,常有发热、乏力、纳差、黄疸和血清转氨酶升高,ALP和白蛋白受影响较小,高胆红素血症和凝血酶原时间延长与肝损严重度相关。病情较轻者,停药后短期能恢复,重者发生肝衰竭,出现进行性黄疸、出血倾向和肝性脑病,常发生死亡;慢性药物性肝病:药物引起的慢性肝炎与自身免疫慢性肝炎的临床表现相似,可以轻到无症状,而重到发生伴肝性脑病的肝衰竭。生化表现与慢性病毒性肝炎相同,有血清转氨酶、G-GT的升高,进展型导致肝硬化伴低蛋白血症及凝血功能障碍。
预后情况:绝大多数病人停药后可恢复,临床症状和组织学改善快者仅需数周,而慢者需要数年之久。少数严重广泛肝损伤可导致暴发性肝衰竭或进展为肝硬化。
日常护理:严格根据医嘱给药,避免盲目用药;避免各种促进或诱发药物性肝损伤的因素;如出现乏力、恶心等不适,定期复诊;饮食调理:合理饮食,进食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肝功能减退严重者或有肝昏迷先兆者给予低蛋白饮食、伴有腹水者按病情给予低盐或无盐饮食。
肝损伤的诊断标准:用药后5-90天内,或者停药后15天内;肝功能异常:出现谷氨酰转肽酶(ALT)升高3倍或者碱性磷酸酶(AKP)升高2倍,或者胆红素(TBIL)升高2倍,伴有ALT或AKP升高,都要考虑药物引起肝损伤;除外其他引起肝功能异常的疾病;有再次用药后肝损伤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