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性肝炎怎么治
药物性肝炎是指由于药物或/及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损害,以往没有肝炎史的健康者或原来就有严重疾病的患者,在使用某种药物后发生程度不同的肝脏损害。临床上可表现为各种急慢性肝炎,轻者停药后可自行恢复,可以表现为肝细胞坏死、胆汁瘀积、细胞内微脂滴沉积或慢性肝炎、肝硬化等。重者可能危及生命、需积极治疗、抢救。可发生在用药超量时,也可发生在正常用量的情况下。
根据临床特征可以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药物性肝病:急性肝细胞损害中,急性药物性肝病最为多见,以肝细胞坏死为主时,临床表现酷似急性病毒性肝炎,常有发热、乏力、纳差、黄疸和血清转氨酶升高,ALP和白蛋白受影响较小,高胆红素血症和凝血酶原时间延长与肝损严重度相关。病情较轻者,停药后短期能恢复,重者发生肝功能衰竭,出现进行性黄疸、出血倾向和肝性脑病,常发生死亡。慢性药物性肝病:药物引起的慢性肝炎与自身免疫慢性肝炎的临床表现很相似,可以轻到无症状,而重到发生伴肝性脑病的肝功能衰竭。生化表现与慢性病毒性肝炎相同,有血清转氨酶、G-GT的升高,进展型导致肝硬化伴低蛋白血症及凝血功能障碍。
治疗原则包括立即停用有关或可疑药物是治疗关键、促进致肝损药物清除和应用解毒剂、应用肝细胞保护剂、治疗肝衰竭。立即停用有关或可疑肝损害的药物。卧床休息,配合饮食疗法(同病毒性肝炎的饮食),补充足量热量、足量的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C、E、B等以利肝细胞修复和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