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表面抗体阴性怎么回事
临床上当乙型肝炎病毒侵入人体后,这种病毒就会产生刺激人的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反应,人体免疫系统中的B淋巴细胞分化成的效应B细胞(浆细胞)分泌出一种特异的免疫球蛋白G,就是表面抗体,它可以和表面抗原特异地结合,然后在体内与人体的其他免疫功能共同作用下,可以把病毒清除掉,保护人体不再受乙肝病毒的感染,故称表面抗体为保护性抗体。有了表面抗体,证明人已产生了免疫力。人自然感染后或注射乙肝疫苗后,均可产生乙型肝炎表面抗体;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产生表面抗体。
正常情况下乙肝表面出现抗体阴性,那么就可以表示为人体没有免疫力,对乙肝病毒没有保护性,不能抵抗乙肝病毒的侵入。若正凡人乙肝表面抗体阴性,建议去正规医院打乙肝疫苗,使乙肝表面抗体转阳。
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当患者没有感染乙肝,但是体内也没有保护性抗体,一般出现这种情况需要进行乙肝疫苗接种,接种乙肝疫苗后人体乙肝表面抗体转阳率在95%以上,有效保护期因人而异,有的可长达5-10年,而有的只有2-3年,因此专家建议,体内产生抗体后最好2-3年检查一次,假如体内抗体消失或者抗体低度小于10,则需要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加强针,抗体滴度越高,免疫力越强,免疫保护持续时间也越长。但也有极少数人在接种乙肝疫苗后,乙肝表面抗体仍然呈阴性,这种情况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加大注射乙肝疫苗的剂量,使其体内产生抗体,这样降低了感染乙肝病毒的几率,假如患者感染了乙肝病毒,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乙肝表面抗原和乙肝表面抗体是互相排斥的,不会同时存在,故乙肝表面抗体阴性,这种情况需要结合乙肝病毒HBV-DNA检测以及肝功能检查来判定病情是否严重,然后采取科学的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