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权威问答 > 心脏病药物和肝部血管瘤有什么冲突
患者提问

心脏病药物和肝部血管瘤有什么冲突

化验检查结果:肝部血管瘤,高心病,冠心病相互用药冲突吗
提问时间:2020-06-02
医生回复
  • 姜丽萍
    姜丽萍 主任医师
    三甲吉林市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根据你的情况,这个心脏病和动脉血管瘤有一定的影响.你好!肝血管瘤大多数属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常在成年人出现症状,女性为多.肝血管瘤是肝内最常见的良性肿瘤,术前大多数病例都能得到确诊,绝大多数无症状,少数因肿瘤较大而出现肝区不适.如有增大趋势,或者位于肝包膜下,有大出血可能,危及生命,应尽早治疗.肝血管瘤发展缓慢,预后良好,是否需要治疗撒于肿瘤的生长速度及临床症状,而非肿瘤的绝对大小.大多数已确诊而无症状的病人,可门诊定期复查,无需特殊处理.肝血管瘤的治疗方法较多,包括手术,介入治疗,硬化剂注射以及腹腔镜血管瘤切除术等.虽然外科手术有一定风险,但它是治疗肝血管瘤最直接和最彻底的手段.目前,对于药物治疗肝血管瘤,疗效不太令人满意.很多人认为我们人类是食肉动物,因为我们基本上天天吃肉.但是人类进化和人类历史研究却证明,人类的身体结构及生理功能更像食草动物.大家一定觉得奇怪,那么不妨看一下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的比较.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身体结构的主要差异(表格)食肉动物食草动物肢体有爪无爪的手或蹄牙齿锐利平钝肠短长饮水方式舔饮降体温方式喘气(无汗腺)出汗(有汗腺)获取维生素方式自身制造从食物中得到一比较就一目了然了—人类不像食肉动物而更像食草动物.虽然在长期适应自然的过程中,人类逐渐成为杂食动物,但食草动物的基本特性一直没有明显变化而保留至今.但是在近200年来,经济的发展使人类的食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人们开始远离素食和谷类食品,摄入过多的肉类.与人类进化历史相比,这种变化太快了,以至与食草为特征的人类基因和生理功能无法适应以肉类食品为主的环境.这种不适应最终导致产生包括现代心脏病在内的许多新的疾病.流行病学研究证明,经济发展→不降生活方式流行→心血管病流行是有明显因果关系的三部曲.最典型的例子是瑙鲁.瑙鲁原来是一个贫穷的小岛,60年代末发现了稀有矿产,这个国家一夜之间就变成了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没想到几年以后,瑙鲁出现了糖尿病,肥胖,心血管病大流行,50岁以上的人群70%患有糖尿病,成为世界之最,政府和人民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经济发展为不降的生活方式提供了物质可能.因此,我们必须明确一点,心血管病流行虽然不能说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却是人类违背了自然规律而得到的一种惩罚.如被西方国家视为垃圾的西式快餐,富含高热量,高饱和脂肪酸,现在却在我国广泛流行,博得了不少孩子的青睐,长此以往,将严重影响降.我们应该更多地效仿祖先,多吃植物性食物(包括谷类淀粉,蔬菜和水果),少吃动物性食物(鱼类除外),尤其要少吃含饱和脂肪和胆固醇多的食物,远离麦当劳,肯德基类不降食品.[编辑本段]最佳治疗法降饮食应符合以下要求:每日胆固醇的摄入量不超过300毫克.脂肪的摄入不超过总热量的30%.少吃或不吃蔗糖,葡萄糖等精糖类食品.多食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水果,新鲜蔬菜,植物油.少吃含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高的食物,如肥肉,蛋黄,动物油,动物内脏等.饮食要高钾低钠,鼓励食用豆制品,饮茶.饮食有规律,不可过饥或过饱.生活护理:要之一各种预后护理,比如不能做那些重体力的活.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53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