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的潜伏期超过10年在我国的确有一些骇人听闻的病例存在,国外也有个别案例报导,但这些都属于少数极端而且尚缺乏确凿证据.既不排除二次接触后感染,.因而不考虑在公共卫生防疫角度上论证.中国疾病控制中心传染病研究所室主任张永振研究员:随着狂犬病疫情快速回升,不少舆论说狂犬病毒潜伏期长达10多年甚至20多年,使很多被狗咬伤的人产生恐慌.其实,人被带有狂犬病毒的狗咬后,狂犬病毒潜伏期大部分只有1至3个月,只有少数长达几年.而且目前研究迹象表明,狂犬病毒在人体内的潜伏期正在缩短.所谓长达10多年,20多年的潜伏期限,是一些疫苗公司为争夺市场而作的宣传.已发现有潜伏期为26年的病毒.按照国际上的惯例,一般被狗咬伤后,10天内如果狗没有发狂犬病,人可以基本排除自己得狂犬病的可能.其次,“春天来了,狗要发情,容易咬人”的说法是误区,狗咬人的高发时间一般在夏天和秋天.还有很多小孩被狗咬后,并不告诉父母,这点应引起父母重视.此外,很多人被狗咬后第一想到的是打疫苗,但在此之前应先对伤口进行充分清洗.3,狂犬病恐惧症1,通常伴有强迫症,恐惧症.2,多有被狗,猫伤过的经历,且对狂犬病有一定的了解.轻者害怕接触动物,怕被传染狂犬病,甚至看到动物就联想到狂犬病,联想到自身是否已被传染.重者即使接种疫苗,也不能消除自身的不安和恐惧.根本原因是对狂犬病的了解不足.建议去心理科看心理医生.这种心理疾病,很多是由于被一些不负责的言论误导,例如:狂犬病潜伏期几十年,不发病的健康动物也可以传染,等等.4.痹型狂犬病由于损害脊髓和延髓,不涉及脑干或高级部位的中枢神经系统,所以临床以麻痹为主,主要表现为虚弱,瘫痪,嗜睡,共济失调等.麻痹型狂犬病的病程较长,有的病人存活长达30多天.麻痹期:麻痹期也叫昏迷期或死亡期,持续兴奋期过后,痉挛抽搐停止,患者反应减弱,迅速进入昏迷状态.昏迷618小时后,患者会因为呼吸,循环和全身衰竭而死亡.犬的典型临床症状也可分3期(1)前驱期(沉郁期):12天,病犬缺乏特征性症状,易被忽视.主要呈现轻度的异常现象,病犬性情敏感,举动反常,易于激怒,不听呼唤.咬伤处发痒,常以舌舔局部.(2)狂暴期:病犬高度兴奋,攻击人畜.狂暴与沉郁常交替出现.疲惫时卧地不动,但不久又立起,表现出特殊的斜视和惶恐表情.当再次受到外界刺激时,又可出现新的发作.狂乱攻击,自咬四肢,尾及阴部等.病犬野外游荡,多数不归,到处咬伤人畜.随着病程发展,陷于意识障碍,反射紊乱,消瘦,声音嘶哑,夹尾,眼球凹陷,瞳孔散大或缩小,流涎.(3)麻痹期12天.病犬下颌下垂,舌脱出口外,流涎显著,后躯及四肢麻痹,卧地不起,最后因呼吸中枢麻痹或衰竭而死亡.整个病程110天.牛的狂犬病由于其很不特征因而常被误诊,所以值得特别注意.它多呈消化不良的病象,表现摄食减少,瘤胃弛缓,臌胀,便秘或者腹泻.在此后的病程中可能程度不等地见到:不同肌肉组的抽搐,挤压后腹部,流涎,经常号叫,呵欠,反常的头部或尾部姿势,凝视,后腿摇摆和麻痹伴以摔倒.如发生癫狂型,则病牛冲向墙壁,钻掘泥土,可能折断牛角.在猪曾见到兴奋,易惊,嘶哑的叫声,头部的痉挛状动作,咬啮垫草等.在绵羊和山羊也发生不安,性欲增高(跃起),嘶哑的鸣叫,突然摔倒和麻痹.但以安静型为主.在马的癫狂型病例,病马奔向厩舍墙壁,表现抽搐,经常排尿以及类似疝痛的症伏.猫的病程与狗非常相似,病猫常藏匿,不断咪鸣,刺激之则表现攻击行为,并伴有肌肉震颤,麻痹,步覆蹒跚,有的病猫无目的狂奔,最终因中枢神经麻痹而死亡.家禽的狂犬病极少见,表现羽毛蓬松,不安地来回奔跑,有时对人畜进行攻击,哀鸣,嗜睡,麻痹.野兽的最显著的症状是失去其天生的畏怯.狐狸白昼也出现于居民点,与狗相咬斗,表现后腿麻痹.对人的攻击不常见。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