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权威问答 > 多发性肠息肉(急急急)
患者提问

多发性肠息肉(急急急)

我今年29岁在新医大一附属院诊断为多发性肠息肉根据内镜图片显示除回盲肠比较好一些之外其他部位均布满大小不等的息肉在升结肠降结肠与直肠有三处冠状葡萄形结蹄息肉直肠处有明显糜烂活检报告为升结肠与降结肠息肉增生直肠有病变的动机
提问时间:2020-01-28
医生回复
  • 韩晓
    韩晓 主治医师
    三甲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消化内科

    2cm时术中切除后送冰冻切片.如有癌变根据病变部位癌细胞分化程度和肠壁浸透深度等情况决定手术.如已有淋巴结转移应按大肠癌根治手术原则处理. 结肠家族性息肉埠原则上做广泛切除根据息肉所在部位决定手术方式. 术后处理:1.门诊患者行手法摘除和电灼术后应观察1-2小时无出血征象后方可出院.2.使用抗生素防治感染.疾病分类普通外科 疾病描述在肠道广泛出理数目多于100颗的息肉并具有其特殊临床表现称为息肉病.症状体征1.色素沉着息肉综合征以青少年多见常有家族史可癌变属于错构瘤一类.多发性息肉可出现在全部消化道以小肠为最多见.在口唇及其周围口腔粘膜手掌足趾或手指上有色素沉着为黑斑也可为棕黄色斑.此病由于范围广泛无法手术根治当并发肠道大出血或肠套叠时可作部分肠切除术. 2.家族性肠息肉病 与遗传因素有关5号染色体长臂上的APC基因突变.其特点是婴幼儿期并无息肉.常开始出现于青年时期癌变的倾向性很大.直肠及结肠常布满腺瘤极少累及小肠.乙状结肠镜检查可见肠粘膜遍 布不带蒂的小息肉.如直肠病变轻轻.可作全结肠切除及末端回肠直肠吻合术;

    直肠内腺瘤则经直肠镜行电灼切除或灼毁.为防止残留直肠内腺瘤以后发生癌变故需终身随诊.如直肠的病变严重应同时切除直肠作永久性回肠末端造口术. 3.肠息肉病合并多发性骨瘤和多发性软组织瘤也和遗传因素有关此病多在30-40岁出现癌变倾向明显.治疗原则与家族性肠息肉病相同;

    对肠道外伴发的肿瘤其处理原则与有同样肿瘤而无肠息肉病者相同.疾病病因1.色素沉着息肉综合征以青少年多见常有家族史可癌变属于错构瘤一类.多发性息肉可出现在全部消化道以小肠为最多见.在口唇及其周围口腔粘膜手掌足趾或手指上有色素沉着为黑斑也可为棕黄色斑.此病由于范围广泛无法手术根治当并发肠道大出血或肠套叠时可作部分肠切除术. 2.家族性肠息肉病 与遗传因素有关5号染色体长臂上的APC基因突变.其特点是婴幼儿期并无息肉.常开始出现于青年时期癌变的倾向性很大.直肠及结肠常布满腺瘤极少累及小肠.乙状结肠镜检查可见肠粘膜遍 布不带蒂的小息肉.如直肠病变轻轻.可作全结肠切除及末端回肠直肠吻合术;

    直肠内腺瘤则经直肠镜行电灼切除或灼毁.为防止残留直肠内腺瘤以后发生癌变故需终身随诊.如直肠的病变严重应同时切除直肠作永久性回肠末端造口术. 3.肠息肉病合并多发性骨瘤和多发性软组织瘤也和遗传因素有关此病多在30-40岁出现癌变倾向明显.治疗原则与家族性肠息肉病相同;

    对肠道外伴发的肿瘤其处理原则与有同样肿瘤而无肠息肉病者相同.病理生理1.色素沉着息肉综合征以青少年多见常有家族史可癌变属于错构瘤一类.多发性息肉可出现在全部消化道以小肠为最多见.在口唇及其周围口腔粘膜手掌足趾或手指上有色素沉着为黑斑也可为棕黄色斑.此病由于范围广泛无法手术根治当并发肠道大出血或肠套叠时可作部分肠切除术. 2.家族性肠息肉病 与遗传因素有关5号染色体长臂上的APC基因突变.其特点是婴幼儿期并无息肉.常开始出现于青年时期癌变的倾向性很大.直肠及结肠常布满腺瘤极少累及小肠.乙状结肠镜检查可见肠粘膜遍 布不带蒂的小息肉.如直肠病变轻轻.可作全结肠切除及末端回肠直肠吻合术;

    直肠内腺瘤则经直肠镜行电灼切除或灼毁.为防止残留直肠内腺瘤以后发生癌变故需终身随诊.如直肠的病变严重应同时切除直肠作永久性回肠末端造口术. 3.肠息肉病合并多发性骨瘤和多发性软组织瘤也和遗传因素有关此病多在30-40岁出现癌变倾向明显.治疗原则与家族性肠息肉病相同;

    对肠道外伴发的肿瘤其处理原则与有同样肿瘤而无肠息肉病者相同.诊断检查本病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和临床表现.治疗方案根据肠息肉的诊断部位数目形态患者年龄以及有无癌变决定治疗方案结肠息肉一般予以切除或破坏. 色斑息肉综合征:由于消化道病变范围广泛应在发现有较大的息肉或有反复发作的腹痛并发肠套叠肠梗阻或肠道大出血时才给予手术治疗。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53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