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原治疗(去除涎石、导管扩大术);2.物理治疗;(理疗)3.抗生素治疗;4.对症支持治疗;5.重者可作手术摘除颌下腺;6.早期轻型病例以口服抗生素和其他辅助为主;7.重型病例以静脉用药,注意支持疗效和防止并发症;8.慢性病例应采用病因治疗,抗生素,支持对症等综合治疗;9.累发病例应考虑外科切除【临床表现】1.发热、脉搏、呼吸增快;2.颌下、口底区明显水肿,舌下皱襞红肿;3.颌下腺疼痛、压痛,导管口发红、有脓性分泌物排出。
4.慢性者,常有颌下区不适或胀痛;有碱味分泌物自导管口排出;5.导管阻塞时,颌下腺肿大,胀痛,尤其在进酸性饮食后更明显,但食后逐渐缓解;6.颌下腺肿大,质稍硬、压痛,挤压颌下腺时,导管口有碱味或脓性分泌物排出【辅助检查】1.对单纯早期颌下腺炎者检查专案以检查框限“a”为主;2.对慢性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者检查专案可包括检查框限“a”和“b【预防】该病常与涎石并发,因此,预防的关键是注意口腔卫生,多饮磷化水,防止涎石形成。
慢性颌下腺炎者,如反复发作,疗效不佳,则应考虑手术治疗【治愈标准】1.治愈:症状体征消失。2.好转:症状减轻。3.未愈:症状体征无改善。
颌下腺炎颌下腺炎常与涎石病并发,最常见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病史短者数天,长者可达数年或更长。主要原因是由于涎石堵塞导管系统后产生的排唾障碍和继发感染的炎性反应,常见的主要症状是进食时颌下腺部位肿胀和疼痛。
若涎石为不完全堵塞导管,餐后肿胀可很快消失。颌下腺炎,若经久不愈,反复发作,颌下腺呈退行性变,甚至纤维化,腺体呈硬结性肿块。
颌下腺炎除少数由于小涎石所致炎症,可用保守疗法和催唾及按摩促排外,大多需手术摘除。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