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肾萎缩是一个病理解剖学名词,也就是说肾脏萎缩,体积明显减小,也称终末期肾脏。这时肾萎缩患者的肾小球、肾小管(即肾单位)已大部分或全部破坏,肾脏已失去生理功能 倘若测值明显小,说明已经患肾萎缩,处于末期,预后不佳,治疗效果也差。
倘若测值略小或正常,说明是中期或早期,治疗效果好,预后良。肾萎缩的病因应考虑为先天性肾发育不全或末期肾病的肾萎缩及肾血管疾病。
肾萎缩可见于先天性肾发育不全及有胶原和钙质沉着或某些急性病变,如:急性肾小球性疾病、糖尿病性肾硬变、肾移植排异、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皮质坏死、Alport综合征、急性肾小管坏死、高血压性肾硬化。
局灶性或弥漫性肾实质解剖的破坏见于任何肿块性病变(如:囊肿、肿瘤、脓肿和血肿),局灶性肾盂肾炎,实质瘢痕(如肾梗死或萎缩性肾盂肾炎),婴儿型多囊肾,慢性肾盂肾炎或损伤等病变。
肾血管性疾病所致肾萎缩可由以下几种疾病所致:动脉内膜疾患、外伤、恶性病变或心脏疾病所致的栓塞。肾萎缩治疗方法:解决肾萎缩怎么治疗的问题,需要探究肾萎缩产生的根本性原因。
肾脏受到外界的侵袭,炎症反应发生、细胞表型转化导致肾脏纤维化的逐渐发生与进展,从而肾脏实质受到损害,肾脏也随之缩小。
而对肾萎缩治疗也应该把治疗重点放在如何阻止肾脏纤维化上,这一观点的确立与肾病年会的精神不谋而合。肾萎缩治疗重点为:修复肾脏受损组织、恢复肾脏功能,阻止肾脏纤维化的进展,阻断肾脏继续萎缩。
治疗具体原理为:促使肌成纤维细胞凋亡和免疫复合物的吞噬;减少ECM的合成增加其降解作用,肾脏受损组织就还有可能得以部分修复,肾功能也可以逐渐的恢复,肌成纤维细胞和免疫复合物的凋亡,阻断其继续合成和分泌增ECM,增加肾脏内降解酶的生成,增强其对ECM的降解活性,减少ECM对肾脏组织的破坏,逐渐逆转受损的肾脏功能。
目前针对肾萎缩的治疗意见也不统一,建议去医院咨咨询临床医生,确定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医生恭祝安康!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