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肿大也是一种常见疾病,引起肝肿大的原因主要有:
1,血液病,代谢性疾病.如白血病,红细胞增多症,脂肪肝,类脂质代谢病,肝脏淀粉性蹭,这些疾病都可导致肝脏肿大.
2,各种重症感染毒血症较为显著患者,多有轻度肝肿大,并可能有压痛存在.
3,肝硬化.各种类型的肝硬化均可引起肝脏肿大,其最有说服的依据有门脉高压征的出现和肝脏储备功能明显下降.
4,化脓性肝炎.胆道梗阻性疾患通常包括阿米巴肝脓肿,细菌性肝脓肿;胆道结石,胰腺肿瘤,总胆管癌等.
5,肝胆系统疾患.非化脓性肝炎,是引起肝肿大最常见的原因,如病毒性肝炎,多见于儿童及青壮年,临床上多见肝脏轻度肿大,质地较软,可有压痛及叩击痛.
6,循环系统疾病.通常可见有右心功能不全,缩窄性心包炎引起的心功能不全等.
7,肝脏肿瘤.无论是原发的还是继发的肿瘤,肝脏肿大多不规则,质地坚硬,其慢性起病,恶液质与慢性肝炎的区别比较显著.
8,梅毒,黑热病,疟疾,日本血吸虫,肝吸虫,蛔虫病及肝脏包虫囊肿等疾铲有肝肿大.在这些慢性感染性疾病中,临床上一般都有其特殊的表现,很少和病毒性肝炎相混淆.最多见的是以日本血吸虫引起的肝脏肿大,在我国的血吸虫疫区较为多见.。中药治疗:中药治疗的原则是以理气开郁,清热利湿,通里攻下为主.国内常用的中药方很多,都是以上述原则加以演化.最好是根据各人的具体病情,给予辨证施治,但通用的成方也有一定的效用.排石汤:枳壳9g,木香5g,元胡15g,栀子12g,虎杖30g,金钱草30g,大黄15g.适用于肝内外胆管结石症病人.一般每天服1帖,分2次服用.对青壮年病人,可每天服2帖,分4次服用.从现代医学的观点看,中药治疗有调节胆道功能,刺激胆汁的分泌,控制感染,并排出结石的作用.针刺疗法:针刺具有解痉止痛,利胆,排石,止吐等作用,但是单纯用针刺治疗,疗效似嫌不足,一般需同时配合中药内服.体穴取阳陵泉,中脘,丘墟,太冲,胆俞等.每次留针半小时,每天2~3次.耳穴可取神门,交感,胆囊,胰,十二指肠等.应用口服排石汤和用针刺来刺激胆汁分泌和调整胆道的舒缩活动,在一部分病人中取得了排石的效果,但是中医中药对于较大结石,排出就较困难;胆囊中的结石由于胆囊管细小,效果也不理想.因此,胆管结石大于1.5cm或胆囊结石大于0.5cm,一般就不适合用中医中药来治疗.生活护理:人在运动时,心,肺的活动量要比平时增加数倍,此时,相互之间应该有个适应,协调过程.如果运动负荷突然增强,内脏功能不能适应,就会出现问题.比如登山时,下肢肌肉的剧烈运动,使回心血量猛增,心脏排血功能跟不上,就会造成静脉血液回流受阻,以至下腔静脉,肝静脉,肝窦内瘀血,这便是肝大的重要原因;其次,剧烈运动时呼吸急促而变浅,使膈肌运动幅度减小,减弱了对肝脏的按摩作用,使肝脏中血液回流减慢,这也是肝大的原因.肝脏瘀血肿大,牵拉肝被膜神经末梢便可在运动中出现肝区疼痛,胀满不适.在运动停止后血液回流恢复正常,肝大也随之消失.运动时出现的肝脏肿大表明运动强度已经超过负荷,而过量的运动反复进行,可使肝脏形成持续性瘀血,对降不利.因此,锻炼身体应循序渐进地调整运动强度,运动开始都要有个热身过程,千万不能操之过急或运动过度.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