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权威问答 > 心房纤颤如何治疗
患者提问

心房纤颤如何治疗

对房颤采用射频消融治疗的方法以及国内外在这方面的最新发展有哪些?在北京有那几个医院和那些专家对此项治疗比较专业?
提问时间:2020-07-24
医生回复
  • 姜丽萍
    姜丽萍 主任医师
    三甲吉林市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病情分析:你好:看来你很想了解射频消融治疗房颤技术,这里详细介绍一下:      导管根治术是近年才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房颤治疗方法,它是通过把一根很细(直径2.7mm)的导管经过静脉血管送到心脏的特定部位(通常是心房和肺静脉的连接部位),这些部位也就是房颤的病灶所在部位,然后释放射频或者其它能量(如超声)进行治疗的一项技术。

        近年来有关房颤机制研究的结果表明,房颤的发作和维持与心脏内一个或多个病灶发放快速电活动密切相关。这些病灶发放一次激动,就表现为房性早搏(简称房早),而如果发放一连串快速激动则表现为房颤,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房颤患者同时合并房早的原因。

    房颤导管根治术的原理就是通过把导管送到这些病灶的所在部位,然后释放能量把这些病灶进行消灭。消灭这些病灶的手段有两种,一个是各个歼灭,另一个是画地为牢把它们隔离起来。

    目前通常采用后一办法,这是因为多数房颤患者通常会有很多病灶,而手术当中常难以发现所有的病灶,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所有可能出现病灶的部位都隔离起来,这样即使有些病灶术中并没有显现,术后它也将不会再导致房颤。

    由于这些病灶绝大多数分布在与心脏相连接的肺静脉中(每人通常有4根肺静脉),所以,目前房颤的导管根治术又被成为肺静脉电隔离术。

         做一台房颤导管根治术的时间一般需要3~5小时,但技术不熟练的医生可能会花费更长的时间,有的甚至8小时以上。

    手术过程中患者是清醒的,基本没什么痛苦,有部分患者在导管消融时会有一定的痛感,但这个时候医生通常都会给患者少量的镇痛药从而使痛感消失或显著减轻。

    有些中心采取深度镇静措施,以减少患者术中痛感和紧张。术后需要卧床6小时,之后就能够下地活动了。术后3个月是效果观察期,一般需要服用抗凝药,部分患者可能还需要使用少量的抗心律失常药,之后所有的药物就可以停用了。

    消融本身对患者的活动、进食及其它日常的生活没有任何影响。总的住院时间一般在一周左右。    目前最主要的房颤消融术式包括以下几种:(1)标测指导下肺静脉节段隔离术:基础方法是在环状电极(Lasso)标测下节段性消融肺静脉口,逐个隔离4个肺静脉后,有选择地隔离左心房峡部,手术终点为肺静脉内的电位消失,或与心房内电活动分离。

    节段性肺静脉电隔离的主要问题在于:较高的术后复发率、依然有一定的肺静脉狭窄发生率、对慢性持续性房颤的效果不肯定,Oral等报告成功率仅为22%。

    (2)三维标测指导下左房线性消融术:以意大利米兰Pappone医生为代表的解剖指导下左心房线性消融术主要是在CARTO系统指示下分别在左侧和右侧肺静脉口外1cm处的左心房壁环绕肺静脉进行消融,又称环肺静脉消融术(CircumferentialPVablation,CPVA),后来又增加了左房后壁连接左右隔离环线的消融线和峡部消融线,即改良的CPVA术,该术式的终点判断指标主要是:环形隔离区内双极电压<0.1mv,跨消融线相邻两点的传导延迟30ms以上,该术式认为肺静脉是否被完全电学隔离并不起主要作用。

    而改良心房基质可能起了重要作用。目前该中心用这种术式已连续完成多达8000例房颤消融,为世界上最大系列报道,阵发性房颤治疗成功率91%,慢性房颤治疗成功率83%,但由于缺乏明确而有信服力的终点,且其它中心重复该术式的结果也有较大差异。

    Oral和Schmitt将该术式治疗房颤的效果和节段性肺静脉隔离做优劣对比时,竟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因此该术式一直处于被追随和质疑相交织的境地。

    (3)肺静脉环形消融电隔离术:该术式为德国欧阳非凡首创,实际上是在Pappone的CPVA术式基础上,用双Lasso电极实时标测肺静脉电位的隔离情况,在完成了环行隔离线后继续在残存肺静脉电位的相应区域进行补点消融,防止隔离线径上的”gap”产生,因此该术式是在Pappone的手术终点基础上更追求肺静脉的电学完全隔离,是一种“强化“的肺静脉环形消融术,但技术复杂和手术费用昂贵是其不足之处。

    (4)心房碎裂电位指导下的房颤消融:Nademanee等在持续房颤状态,通过CARTO电压标测指导,识别心房碎裂电位区,标记后进行消融,其理论根据是心房内碎裂电位代表着房颤的不同子波折返时在不同时间内重复进入的同一关键区域,如将这些区域进行消融治疗,可最终使房颤无法维持,值得注意的是Nademanee等发现有一部分病例在碎裂电位分布的指导下,没有消融肺静脉周围,而仅在房间隔,左房顶部等几处消融即获得房颤的终止和远期的良好疗效,因此Nademanee等采取的术式不同于以往的任何一种以肺静脉为核心的消融策略,是真正意义上的针对“房颤基质”进行的消融,但因其消融灶相当广泛且杂乱无序,其它中心又难以重复该术式所报道的近91%的成功率,故目前尚缺乏拥护者。

    (5)心房去迷走神经治疗:美国的Jackman实验室在大量动物实验的基础上发现心房迷走神经冲动可明显缩短心房不应期,在房颤维持中起重要作用,他们采用高频脉冲刺激仪和标测导管相连,根据左房迷走神经节点的大致解剖学位置,在CARTO建立的左房模型相应部位上模拟神经脉冲发放高频刺激,把能诱发迷走反应(心率减慢和血压降低)的位点进行标记和消融,结合肺静脉隔离术使手术成功率达90%以上,明显优于单纯肺静脉隔离的效果,心房去迷走神经的治疗给人们提供了消融治疗房颤的崭新思路,而单独使用该术式行房颤消融的研究也正在进行中,其结果和进展值得期待。

    以上房颤消融术式的多样性反映了对房颤的确切机制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以上消融术式均可取得较高的成功率,目前评价何种术式更为优选尚为时过早。

    肺静脉电隔离术是现阶段房颤导管消融治疗的最为重要的核心技术之一。    北京安贞医院的马长生、董建增教授,大连医大第一附属医院杨延宗教授,阜外医院的马坚教授、姚焰教授,北大医院的丁燕生教授,上海胸科医院刘旭教授,上海中山医院刘少稳教授,江苏省人民医院曹克将教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江洪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书林教授等都是射频消融治疗房颤的著名专家。

    北京安贞医院的马长生教授号称我国治疗房颤第一人,在国内处于领军地位。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53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