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情况需要定期复查,现在下定论还为时过早肺结核CT表现:⒈多灶性:肺结核的CT征象往往是除了其病灶周围可见卫星灶外,在其余肺叶、肺段也出现类似的病灶。
这是因为干酪性病灶通过支气管可引起其他肺段或对侧肺的播散,也有称之为肺门流沙样播散或火焰样播散。甚至结核病灶向胸膜浸润,形成胸水、胸膜增厚、粘连或向纵隔淋巴结发展。
⒉多态性:是指肺结核病灶的CT表现可以呈多种形态出现。即所谓“同病异影。因为肺结核的病理演变可随机体免疫功能的变化及抗结核药物治疗而发生改变。
当机体和药物不能控制结核菌生长,则结核菌可沿淋巴管、血管或支气管蔓延播散。局部病灶可以溶解液化,形成空洞,再向邻近播散。
一旦邻近组织受侵、蔓延,可使病理演变更加复杂化。在CT影像上就出现多种形态:浸润渗出、增殖结节、干酪坏死、薄壁空洞、纤维粘连、支扩瘢痕、肉芽钙化、粟粒播散、网状结构及毛玻璃样变。
⒊多钙化:钙化是结核病理演变过程中常见的结局之一。无论经过治疗或未经治疗的结核病灶在浸润渗出向吸收好转的发展过程中首先可出现小颗粒状钙化,继而渐渐增多,往往由中央延向周围,钙化总容积应>20%。
由于CT的密度分辨率高出胸片20倍,因此一旦出现极细小的钙化点,CT即能发现。在我们工作中常遇到胸片上有一个直径50%容积的钙化。
从而放弃了CT引导下肺穿刺及避免了一次开胸手术。⒋少肿块:肺结核病灶以渗出为主时则影像以云雾状、斑片状、毛玻璃状为CT特征,呈非肿块性表现;
以空洞为主时则可呈无壁空洞、薄壁空洞、张力性空洞、干酪空洞、厚壁空洞等形态,也属非肿块性;以结核球为主时则呈一圆球形,由于球形干酪灶的周围有一层纤维包膜,所以特别光整,很容易与土豆或姜状生长的肺癌灶作出鉴别。
⒌少堆聚:肺结核病灶以增殖—干酪—坏死为主时,是指在增殖灶中心坏死并且相互融合成小块干酪灶,干酪是一种以渗出或增殖病灶变质占优势的凝固性干酪样坏死病变。
成为一种均匀的物质充入肺泡。当未发生液化时,CT显示密度均匀,而较少有小结节堆聚的那种癌灶表现。⒍少增强:用自动压力CT专用注射器作静脉团注法CT增强扫描的时间必须掌握在注射后15~20s内的肺动脉灌注期。
这样测出在同一层面、同一部位病灶增强前后的CT变化值,才有肯定价值与意义。结核干酪灶由于血管分布少或无血供,因而对比剂随血流进入病灶中心的数量也少。
故强化不明显。一般增强前后的 CT差值30HU。但需强调的是这仅指结核干酪性病灶与周围型小肺癌的鉴别。如果是结核增殖性病灶或形成增殖性肉芽肿,由于其血供较丰富,也可以明显强化,其增强前后的CT差值可达50HU以上。
此时结核结节与小肺癌的鉴别相当困难。但肺结核病的CT影像往往不是单一的,多种形态、多种病灶的影像常同时存在是肺结核病的CT表现重要特征。
因此在诊断中决不能凭单一的征象去肯定或否定单发肺结节的性质,往往需要相关征象组合在一起,才有可靠的诊断价值。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