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权威问答 > 肺结核都有什么症状
患者提问

肺结核都有什么症状

提问时间:2020-04-19
医生回复
  • 赵宇
    赵宇 副主任医师
    三甲齐齐哈尔中医院 中医科

    痰结核菌检查不仅是诊断肺结核的主要依据,亦是考核疗效、随访病情的重要指标。肺结核病患者痰液可呈间歇排菌,故应连续多次查痰。

    X线检查是诊断肺结核的必要手段,对早期诊断、确定病变部位、范围、性质、了解其演变及选择治疗等均具有重要价值 在临床诊断中,我国现用的分类法包括四部分,即肺结核类型、病变范围及空洞部位、痰菌检查、活动性及转归 一、肺结核分为五型(1998年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分会通过的肺结核临床新五型) Ⅰ型:原发性肺结核;

    Ⅱ型:血行播散型肺结核;Ⅲ型:继发型肺结核(包括浸润性、纤维空洞及干酪性肺炎等。);Ⅳ型:结核性胸膜炎(包括结核性干性胸膜炎、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结核性脓胸。

    );Ⅴ型:其他肺外结核 二、病变范围及空洞部位 按右、左侧,分上、中、下肺野记述。右侧病变记在横线以上,左侧病变记在横线以下。

    有侧无病变者,以“(-)”表示。以第2和第4前肋下缘内端将两肺分为上、中、下肺野。有空洞者,在相应肺野部位加“0”号 三、痰结核菌检查 痰菌阳性或阴性,分别以(+)或(-)表示,以“涂”、“集”或“培”分别代表涂片、集菌或培养法。

    患者无痰或未查痰者,注明“无痰”或未查 四、活动性及转归 在判定肺结核的活动性及转归时,应综合患者的临床表现、肺部病变、空洞及痰菌等。

    按肺结核病变的活动程度可将其分为三期 (一)进展期 应具备下述一项:新发现的活动性病变;病变较前恶化、增多;新出现空洞或空洞增大;

    痰菌阳性 (二)好转期 具有以下一项为好转:病变较前吸收;空洞闭合或缩小;痰菌转阴 (三)稳定期 病变无活动性改变,空洞闭合,痰菌连续阴性(每月至少查痰1次)达6个月以上。

    如空洞仍存在,则痰菌素需连续阴性1年以上 开放性肺结核是指肺结核进展期与部分好转期患者,其痰中经常有结核菌排出,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故必须隔离治疗 活动性肺结核是指渗出性浸润病变或变质性病变如干酪样坏死、空洞形成、支气管播散及血行播散粟粒型结核,临床上症状比较突出。

    进展期与好转期均属活动性肺结核,其中进展期患者除少数(如急性血行播散粟粒型结核)外,几乎均有排菌。部分好转期患者亦仍排菌,均属开放性肺结核。

    另一部分好转期患者痰菌阴性则不属开放性。活动性肺结核凡痰中排菌者均需隔离治疗 稳定期患者属非活动性肺结核,列为初步临床治愈;

    若经观察两年,病变仍稳定与痰菌持续阴性,可视为临床治愈;如仍有空洞存在,则需观察3年以上,如无变化,亦可视为临床治愈 诊断举例:浸润型肺结核=上0中/中 涂(+)进展期 典型肺结核起病缓慢,病程较长,有低热、倦怠、食欲不振、咳嗽及少量咯血。

    但多数患者病灶轻微,无显著症状,经X线健康检查时偶被发现。亦有以空然咯血才被确诊,追溯其病史可有轻微的全身症状。

    少数患者因突然起病及突出的毒性症状与呼吸道症状,而经X线检查确认为急性粟粒型肺结核或干酪样肺炎。老年肺结核患者,易被长年慢性支气管炎的症状所掩盖。

    偶见未被发现的重症肺结核,因继发感染而有高热,甚至已发展至败血症或呼吸衰竭才去就医。鉴于肺结核的临床表现常呈多样化,在结核病疫情已基本得到控制、发病率低的地区,医务人员在日常诊疗工作中尤应认识其不典型表现 症状 (一)全身症状 表现为午后低热、乏力、食欲减退、消瘦、盗汗等。

    若肺部病灶进展播散,常呈不规则高热。妇女可有月经失调或闭经 (二)呼吸系统症状 通常为干咳或带少量粘液痰,继发感染时,痰呈粘液脓性。

    约1/3患者有不同程度咯血,痰中带血多因炎性病灶的毛细血管扩张所致;中等量以上咯血,则与小血管损伤或来自空洞的因管瘤破裂有关。

    咯血后常有低热,可能因小支气管内残留血块吸收或阻塞支气管引起的感染;若发热持续不退,则应考虑结核病灶播散。有时硬结钙化的结核病灶可因机械性损伤血管,或合并支气管扩张而咯血。

    大咯血时可发生失血性休克;偶因血块阻塞大气道引起窒息。此时患者极度烦躁、心情紧张、挣扎坐起、胸闷气促、发绀,应立即进行抢救 病灶炎症累及壁层及胸膜时,相应胸壁有刺痛,一般多不剧烈,随呼吸及咳嗽而加重。

    慢性重症肺结核时,呼吸功能减退,常出现渐进性呼吸困难,甚至缺氧发绀。若并发气胸或大量胸腔积液,其呼吸困难症状尤为严重 体征 早期病灶小或位于肺组织深部,多无异常体征。

    若病变范围较大,患侧肺部呼吸运动减弱,叩诊呈浊音,听诊时呼吸音减低,或为支气管肺泡呼吸音。因肺结核好发于肺上叶尖后段及下叶背段,故锁骨上下、肩胛间区叩诊略浊,咳嗽后偶可闻及湿??簦?哉锒嫌胁慰家庖濉7尾坎”浞⑸?惴合宋??蛐啬ふ沉?龊袷保?疾嘈乩?3氏孪荨⒗呒湎侗湔?⑵?芤莆挥脒底牵?圆嗫捎写?バ苑纹?渍鳌?/p> 结核菌感染与肺结核的发生、发展 肺结核分原发性与继续性两大类。

    所谓原发性肺结核,是指结核菌初次感染而在肺内发生的病变,常见小儿。此时,人体反应性较低,病灶局部反应亦轻微,结核菌常沿淋巴管抵达淋巴结。

    继发性肺结核通常发生在曾受过结核菌感染的成年人。此时人体对结核菌具有一定的免疫与变态反应。潜伏在肺内细菌活跃,病灶部位多在肺尖附近,结核菌一般不播及淋巴结,亦很少引起血行播散。

    但肺内局部病灶处炎症反应剧烈,容易发生干酪样坏死及空洞。显然与原发性肺结核有所不同,可认为是发生在人体内的Koch现象 从感染结核菌到形成肺结核的演变过程(图1),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常见临床类型叙述如下。

    必须指出,大多数病变可在病程发展的某个阶段吸收消散或硬结钙化,尤其在合理使用抗结核化疗药物后更容易愈合,临床痊愈。

    仅少数患者因抵抗力过低或治疗不当,病变进展恶化                                     图1 肺结核病自然过程示意图 从感染结核菌到形成肺结核的演变过程 一、原发型肺结核 当人体抵抗力降低时,吸入的结核菌在肺部形成渗出性闰灶,部位多在上叶底部、中叶或下叶上部(肺通气较大部位),引起淋巴结炎及淋巴管炎,原发病灶及淋巴结均可发生干酪样坏死。

    肺部的原发病灶、淋巴管炎及局部淋巴结炎,统称原发综合征(图2)。原发型肺结核多发生于儿童,亦可见于边远山区、农村初次进入城市的成人。

    多数患者可以毫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类似感冒的症状,如低热、轻咳、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等,历时数周即好转。X线可见肺部原发灶、淋巴管及肺部淋巴结肿大。

    大多数病灶可自行吸收或钙化。若肺内原发病灶靠近胸膜,当人体处于过敏状态时可引起胸膜炎。肺部原发病灶通常吸收较快,一般不留痕迹或仅成为细小钙化灶,肺门淋巴结炎偶可经久不愈,且蔓延至邻近的纵隔淋巴结。

    肿大的肺门淋巴结若压迫支气管,可导致肺不张、远端肺部炎症或继发性支气管扩张。肺门或纵隔淋巴结结核较原发综合征更为常见 图2 原发型肺结核——原发综合征 肺部的原发病灶、淋巴管炎及局部淋巴结炎,统称原发综合征 原发型结核的肺部原发灶,尤其是肺门淋巴结内的结核菌,常有少量进入血循环,进而播散至身体各脏器,但常因人体抵抗力强,而使病灶局限于肺尖(或肺上部)、骨、脑、肝、泌尿生殖器官等处,逐渐愈合,但其内的结核菌可长期存活,成为复发的可能(形成继发结核灶) 二、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本型是各型肺结核中较严重者。

    多由原发型肺结核发展而来,但在成人大多由肺外结核病灶(如泌尿生殖器官的干酪样病灶)破溃至血管所引起 急性粟粒型肺结核是急性全身血行播散型结核病的一部分,起病急,有全身毒血症状,常伴有结核性脑膜炎,X线显示双肺在浓密的网状阴影上,满布境界清晰的粟粒状阴影,直径约2mm,大小及密度均大体相等(图3)。

    病初胸片可能无明显粟粒状影,或仅有弥漫性网状改变易误诊为伤寒、败血症等其他发热性疾病 图3 急性粟粒型肺结核 双肺在浓密的网状阴影上,满布境界清晰的粟粒状阴影,直径约2mm,大小及密度均大体相等 若人体抵抗力较强,少量结核菌分批经血循环进入肺部,其血行播散灶常大小不均匀、新旧不等,在双肺上中部呈对称性分布,称为亚急性或慢性血播散型肺结核。

    其病情发展缓慢,通常无显著中毒症状,患者可无自觉症状,偶于X线检查时才被发现。此时病灶多较稳定或已硬结愈合 三、浸润型肺结核 是肺结核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其症状、体征及X线表现可因病变的性质、范围、发展阶段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 原发感染经血行播散(隐性菌血症)而潜伏在肺内的结核菌多数逐渐死亡,仅当人体免疫力降低时,潜伏在病灶内的结核菌始有机会繁殖,形成以渗出与细胞浸润为主、伴有程度不同的干酪样病灶,称为浸润型肺结核(内原性感染)(图4)。

    原发病灶亦可能直接进展成浸润型肺结核 图4 浸润型肺结核 原发感染经血行播散(隐性菌血症)而潜伏在肺内的结核菌多数逐渐死亡,仅当人体免疫力降低时,潜伏在病灶内的结核菌始有机会繁殖,形成以渗出与细胞浸润为主、伴有程度不同的干酪样病灶 此外,与排菌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反复经呼吸道感染,亦可因再感染而发生浸润型肺结核(外源性感染),但较少见,亦不致发生菌血症。

    浸润型肺结核多为成年患者,起病缓慢,早期及病灶较小者,往往无明显症状及体征。常由健康检查或因其他原因作胸部X线检查而发现。

    临床症状视其病灶范围及人体反应性而定。病灶部位我在锁骨上下,X线显示为片状、絮状阴影,边缘模糊。当人体处于过敏状态,且有大量结核菌进入肺部时,病灶干酪样坏死、液化,进而形成空洞及病灶的支气管播散。

    浸润型肺结核伴大片干酪样坏死灶时,常呈急性进展,出现严重毒性症状,临床上称为干酪样(或结核性)肺炎。干酪样坏死灶部分消散后,周围形成纤维包膜;

    或空洞的引流支气管阻塞,空洞内干酪物难以排出,凝成球形病灶,称“结核球” 当病变处于炎症渗出、细胞浸润,甚至干酪样坏死阶段,经恰当的抗结核化学治疗,炎症吸收消散,遗留细小的干酪样病灶经纤维包围,逐渐失水干燥,甚至钙化,成为残留的结节状病灶,称纤维硬结病灶或临床痊愈。

    有效的化学治疗能使空洞逐渐缩小、闭合,或空洞的组织缺损虽仍存在,而其中的结核菌已接受全部消灭,称“空洞开放愈合” 四、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肺结核未及时发现或治疗不当,空洞长期不愈,空洞壁增厚,病灶出现广泛纤维化;

    随机体免疫力的高低波动,病灶吸收、修复与恶化、进展交替发生,成为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病灶常有反复支气管播散,病灶吸收、修复与恶化、进展交替发生,成为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病灶常有反复支气管播散,病程迁延,症状时有起伏,痰中带有结核菌,为结核病的重要传染源。X线显示一侧或两侧单个或多个厚壁空洞(图5),多伴有支气管播散病灶及明显的胸膜增厚。

    因肺组织纤维收缩,肺门被牵拉向上,肺纹呈垂柳状阴影,纵隔牵向病侧。邻近或对侧肺组织常有代偿性肺气肿,常并发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继发感染或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肺组织广泛破坏,纤维组织增生,进一步导致肺叶或全肺收缩(“毁损肺”)。此类改变均可视为继发性肺结核的后遗表现 图5 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示一侧或两侧单个或多个厚壁空洞(图5),多伴有支气管播散病灶及明显的胸膜增厚。

    因肺组织纤维收缩,肺门被牵拉向上,肺纹呈垂柳状阴影,纵隔牵向病侧。        五、干酪性肺炎(结核性大叶性肺炎)       多见于身体虚弱感染结核菌量大者,多由支气管淋巴结干酪坏死穿破支气管向肺叶播散所致,或由浸润性肺结核迅速恶化而来。

    右上叶较多,初为大片渗出性病变、迅速干酪坏死、溶解形成无壁空洞,病人中毒症状大都严重,迅速衰竭,右上叶可有实变体征。

    血象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常增多,血沉增快。起病2~3周后痰结核菌可阳性。X线胸片:可见右上叶浓厚密度不均匀的阴影,在十数日或数周内迅速溶解,形成蚕蚀空洞,可有支气管播散影 六、结核性胸膜炎        是由结核杆菌感染而引起的胸膜炎症。

    临床上常分为干性胸膜炎、渗出性胸膜炎、结核性脓胸(少见)三种类型 起病可急可缓,多较急骤。全身中毒症状有:中、高度发热、盗汗、乏力、全身不适等。

    局部症状可有胸痛、干咳,大量胸腔积液时可有气急、胸闷、端坐呼吸及紫绀 干性胸膜炎患侧呼吸运动受限,局部有压痛,可触及胸膜摩擦感,听诊有胸膜摩擦音。

    渗出性胸膜炎胸腔积液较多时,患侧胸廓饱满,肋间隙增宽,呼吸动度、语颤减弱,气管和心脏向健侧移位,液平面以下扣诊浊音,呼吸音减弱或消失,液平面上方可有支气管肺泡呼吸音,偶有小水泡音。

    右侧胸腔积液时肝浊音界消失。如有胸膜粘连肥厚局部胸廓下陷,呼吸运动受限扣诊浊音,呼吸音减弱。       七、其他肺外结核         其他肺外结核按部位及脏器命名,如:骨关节结核、结核性脑膜炎、肾结核、肠结核等 综上所述,肺结核的临床演变是人体与结核菌互相较量结局的反映。

    当人体抵抗力较强并进行正规治疗,病变可消散吸收,或硬结钙化而趋向病倒;反之,若人体抵抗力低而又未能得到合理治疗,病变可干酪样坏死、液化、形成空洞而恶化发展。

    如病情反复,恶化及修复交替发生,新旧病灶可同时存在,并进一步合并肺气肿及肺源性心脏病。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53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