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分析:气性坏疽气性坏疽是由梭状芽胞杆菌引起的一种严重的急生特异性感染。受损部位主要在肌肉。梭状芽胞杆菌里革兰氏染色阳性厌氧杆菌,有很多种,其中以产气荚膜杆菌(魏氏杆菌)、水肿杆菌和腐败杆菌为主,其次是产芽胞杆菌和溶组织杆菌。
产气荚膜杆菌可以分A、B、C、D、E5型。梭状芽胞杆菌在有氧环境中不能生存,但其芽胞抵抗力极强,可广泛的生存在泥土、粪便中。
遇适宜环境可以繁殖致病,放在较深的伤口(如弹片伤深达肌层、骨折等),机体抵抗力低等情况易发病。【病理生理】气性坏疽多为2~3种细菌混合感染。
产气荚膜杆菌的毒性较强,他可以产生12种外毒素,分别以、等字母代表。很多毒素本身就是酸,比如毒素是卵磷脂酶、κ毒素是胶原酶、λ毒素是蛋白酶、μ毒素是透明脂酸酶、毒素是DNA酶。
这些毒素中以毒素最重要。人和动物细胞膜是由磷脂、蛋白质构成的,其中磷脂很容易被磷脂酶所破坏,故毒素可以破坏组织细胞的细胞膜,引起溶血、血管内皮细胞损害、组织坏死等,K毒素(胶原酶)分解皮下、肌肉的胶原组织,μ毒素(透明质酸酶)分解细胞间透明质酸使组织崩解,θ毒素具有溶血和破坏白细胞作用。
细菌在伤口的肌层内繁殖,释放毒素使组织破坏;分解组织的糖产生大量气体,使组织肿胀;蛋白质被分解产生硫化氢,使伤口恶臭。
由于局部缺血、缺氧使吞噬细胞、抗体不能到达,故伤口内肌肉组织迅速坏死腐败、更加速细菌的繁殖,毒素产生进一步增多,被吸收引起毒血症,可损害心、肝、肾脏,造成局限性坏死灶和多器官损坏。
【临床表现】病人大多在外伤、手术以后,潜伏期可短至6~8小时,一般1~4日。开始患部沉重、有包扎过紧的感觉,然后突然患部感到胀裂样剧痛。
局部肿胀明显,压痛明显,皮肤水肿、胀、紧张,很快从苍白变紫红,进而变紫黑,有捻发感,挤压患处常有气体逸出,并有稀薄、恶臭、血性浆液流出。
可从伤口看见肌肉呈暗红、土灰,似煮熟的肉,不会收缩。病人衰弱、脉细数(120次/分以上)表情淡漠、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出冷汗、高热,晚期出现血压下降、黄疽及意识障碍、昏迷。
【诊断】1.在手术、外伤的伤口出现剧痛,明显肿胀及全身中毒症状。2.伤口内分泌物涂片可见大量革兰氏染色阳性杆菌,白细胞很少。
3.X线片伤口肌群间有气体。【常规治疗】本病进展极快,如不及时处理,轻者丧失肢体,重者有生命危险。一旦确诊应立即治疗。
1.手术切开引流,并切除坏死组织和肌肉,如病灶坏死严重,如伴粉碎性骨折的伤口,为挽救生命,也应作截肢手术。2.抗生素治疗大剂量青霉素(1000万u/d)或红霉素每日1.5~1.8g,静滴等。
可加用甲硝哇(metronidazole,灭满灵fragyl)。3.全身支持疗法输液、输血,注意水、电解质平衡,注意热量供应。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