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脑动脉的深度穿支或其分肢动脉闭塞引起直径为2-20mm(有的书上是5-15mm)的小梗塞.大于15mm者为巨腔隙甚者可达25mm.2个或2个以上为多发性.梗塞灶多位于脑深部如大脑白质内囊底节丘脑脑干和小脑等处.腔隙性脑梗塞有什么症状临床症状一般较轻除少数外大多发病缓慢12~72小时达到高峰部分病人有短暂缺血发作史.临床症状与腔梗灶的大小和部位有关常见有下列几种类型:(一)纯运动性卒中:表现为面舌肢体不同程度瘫痪而无感觉障碍视野缺失失语等.病灶位于放射冠内囊基底节脑桥延髓等.(二)纯感觉性卒中:患者主诉半身麻木受到牵拉发冷发热针刺疼痛肿胀变大变小或沉重感.检查可见一侧肢体身躯感觉减退或消失.感觉障碍偶可见越过中线影响双侧鼻舌阴茎肛门等说明为丘脑性病灶.(三)共济失调性轻偏瘫:表现为病变对侧的纯运动性轻偏瘫和小脑性共济失调以下肢为重也可有构音不全和眼震.系基底动脉的旁正中动脉闭塞而使桥脑基底部上1/3与下1/3交界处病变所致.(四)感觉运动性卒中:多以偏身感觉障碍继而出现轻偏瘫.为丘脑后腹核并累及内囊后肢的腔隙性梗塞所致.(五)构音不全手笨拙综合征:患者严重构音不全吞咽困难一侧中枢性面舌瘫该侧手轻度无力伴有动作缓慢笨拙(尤以精细动作如书写更为困难)指鼻试验不准步态不稳腱反射亢进和病理反射阳性.病灶位于桥脑基底部上1/3和下2/3交界处也可能有同侧共济失调.生活护理:(1)病人要经常翻身以减轻局部组织的受压;
对于不能自己翻身的病人家人要协助其定时翻身以预防褥疮的发生.如果病人不慎患了褥疮就要上医院换药治疗或者遵照换药原则在家里应用无菌技术以及各种药物进行换药以促进褥疮的早日康复.(2)由于卧床时间太长会引起排痰不畅以及坠积性肺炎的发生.所以病人要经常不断地变换体位.病人经常采用的体位主要有仰卧位侧卧位半坐位端坐位俯卧位头低脚高位头高脚低位膝胸卧位等八种.不同的体位有不同的作用.像发生了坠积性肺炎的病人可以采取头低脚高位以利于肺内分泌物的引流;
如出现了臀部的褥疮可以采取俯卧位或者侧卧位.(3)要保持床铺的平整松软床单的干燥皮肤的清洁最好能够每天用温水擦浴局部组织使局部皮肤血液运输能得到改善.(4)室内要定期开窗换气以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床上的温度也应该注意不要太冷或者太热特别要预防热水袋的烫伤.(5)在帮助病人翻身按摩床上使用便器时要注意不要推拖拉以免损伤局部的皮肤因为皮肤损伤后不容易愈合容易诱发褥疮.(6)要保证病人全身营养的供给.由于这种长期卧床的病人需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等营养的食物尤其是蛋白质的补充更为重要因为它是组织生长修复所必需的营养.(7)要注意一点的是由于病人长期卧床活动量小肠蠕动减少很容易引起便秘所以在补充营养的同时要注意粗纤维食物的补充。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