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秃(Alopecia areata)俗称“鬼剃头”是一种骤然发生的局限性斑片状的脱发性毛发病其病变处头皮正常无炎症及自觉症状本病病程经过缓慢可自行缓解和复发若整个头皮毛发全部脱落称全秃(alopecia totalis);
若全身所有毛发均脱落者称普秃(alopecia universalis)本病与气血双虚肝肾不足血瘀毛窍有关发为血之余气虚则血难生毛根不得需养故发落成片;
肝藏血肾藏精精血不足则发无生长之源;阻塞血路新血不能养发故发脱落辨证分为:心脾气虚(神志不畅、头晕目癣夜寐梦多、失眠)肝郁血瘀(气泻胸闷、肝脾肿大、胸肋胀痛)气血两虚(病后或裁脱发神疾乏力面色苍白形体消瘦)肝肾不足(头晕耳鸣腰背痛、遗精滑泄阳痿口干) 病因学 目前病因尚不明了神经精神因素被认为是一个重要因素不少病例发病前有神经精神创伤如长期焦急、忧虑、悲伤、精神紧张和情绪不安等现象有时病人在病程中这些精神因素可使病情迅速加重 近年来研究斑秃的原因与下列因素有关: 1.遗传过敏 约10%~20%的病例有家族史有报告单卵双生者同时在同一部位发生斑秃还有报告一家4代均有斑秃认为是遗传缺陷性疾病从临床累积的病便看出具有遗传过敏性体质的人易伴发斑秃美国统计患斑秃的儿童患者中18%有湿疹或哮喘或者两者兼有;
成人斑秃患者约占9%;全秃的儿童患者比便更高占23%日本统计的斑秃患者有遗传过敏体质者占10%荷兰则高达52.4%不过荷兰确立遗传过敏体质的依据是把阳性皮肤试验和遗传过敏家族史者也包括进行了因此各国家及地区对遗传过敏体质的诊断标准不同数据也无法进行比较国内陈盛强做的一项斑秃与人白细胞抗原的相关研究表明:斑秃病人的HLA-A9抗原频率(16.67%)较正常人(32.65%)显著降低从实验的角度支持斑秃的遗传过敏因素 2.自身免疫 班秃患者伴有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比率比正常人群高如伴甲状腺疾病者占0~8%;
伴白癜风者占4%(正常人仅1%)而斑秃病人中有关自身抗体的研究报告不一有说存在的也有说未找到的国内张信江的一项关于T细胞亚群及β2微球蛋白的研究中提示斑秃患者存在着T细胞网络紊乱及体液免疫失调 3.Down综合征 Down综合征中斑秃发生率增高常为全秃或普秃这些病人中自身抗体的存在了明显增多 目前尚不能肯定斑秃就是自身免疫性疾病但其可伴发自身免疫性疾病对皮质激素暂时有效等提示倾向于自身免疫学说 日本Ikeda经长期调查研究认为斑秃可分为四型各型的发病年龄、临床表现及其预防均不同 Ⅰ型遗传过敏性(10%):发病早病程长有75%发展为全秃 Ⅱ型自身免疫性(5%):常于40岁以后发病 Ⅲ型高血压前性(4%):青年成人发病其双亲或双亲之一为高血压患者病情迅速全秃的发生率为39% Ⅳ型寻常型(83%):不属于Ⅰ~Ⅲ型者发病于儿童后期或青年人总病程常在3年内单个斑秃可在6个月内长头发6%发生全秃病理改变 毛囊周围及下部有淋巴细胞浸润部分可侵入毛囊壁并有发基质细胞(hair matrix cells)的变性在已脱落毛发的毛囊中可有新的毳毛形成新长的毛发缺少色素晚期毛囊、毛球及其真皮乳头均缩小位置也上移周围基质明显缩小周围结缔组织血管变性血管有血栓形成日久毛囊数目也减少此时细胞浸润也不明显 临床表现 斑秃可发生在从婴儿到老人的任何年龄但以中年人较多性别差异不明显本病长于无意中发现或被他人发现无自觉症状少数病例在发病初期患处可有轻度异常感觉初起为1个或数个边界清楚的圆形或椭圆形脱发区直戏约1~2cm更大脱发区的边缘处常有一些松而易脱的头发有的已经折断近侧端的毛往往萎缩如将该毛发拔出可以看到该毛发上粗下细而像惊叹号()且下部的毛发色素也脱失这种现象是进展期的征象脱发现象继续增多每片亦扩展可互相融合形成不规则形如继续进展可以全秃严重者眉毛、睫毛、腋毛、阴毛和全身毳毛也都脱落即为普秃脱发也可停止此时脱发区范围不再扩大边缘毛发也较牢固不易拔出经过若干大边缘毛发也较牢固不易拔出经过若干月份毛发可逐渐或迅速长出也有的病人先长出白色茸毛以后逐渐变粗变黑长长成为正常头发脱发的头皮正常光滑无炎症现象有时看上去较薄稍凹这是由于头发和发根消失之故而非真正头皮变薄儿童发生于枕头发际的秃发称为ophiasis 斑秃可以与下列疾病同时发生: 1.甲病变 可呈滴状下凹、纵嵴和不规则增厚也可有混浊变脆等变化全秃和普秃者甲变化更明显 2.白癜风或白发 约4%病例伴白殿风黑发掉后新长出的均为白发Vogt-Koyanagi综合征中约有半数病例有斑秃 3.白内障 可伴有后侧囊下白内障(posterior subcapsular catarracts)鉴别诊断 根据突然发生圆形或椭圆形脱发脱发区头皮正常不难诊断须与下列疾病鉴别: 1.白癣 不完全脱法毛发多数折断残留毛根不易被拔出附有鳞屑断发中易查到霉菌好发于儿童 2.梅毒性秃发 虽也呈斑状秃发头发无疤痕形成但边缘不规则呈虫蛀状脱发区脱发也不完全数目众多好发于后侧伴有其他梅毒症状梅毒血清学检查阳性 3.假性斑秃 患处头皮萎缩光滑而带有光泽看不见毛囊开口斑片边缘处无上粗下细的脱发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斑秃在古籍中鲜有记载直至清代的《医宗金鉴》始有用局部刺络法治疗的记载此法现代已发展成皮肤针叩刺是本病主要穴位刺激法之一 现代以针灸法治疗斑秃的临床文章较早见于1958年采用秃发局部间隔针刺之法效果较佳[1]自60年代起开始运用皮肤针治疗斑秃并沿用至今为提高治疗效果还从普通的皮肤针改为电梅花针另外尚加用中药或其他穴位刺激法如艾灸之类除此之外还应用穴位刺血、穴位注射以及激光针等法采取辨证论治施以补泻手法另有国外学者在秃发区边缘及周围针刺也均有一定效果近来有些学者提出如能加以心理暗示则更有助于疗效的提高通过近30年来上千例的观察针灸治疗本病的效果基本肯定其有效率在85%以上 近年来关于针刺治疗斑秃机理的研究颇受重视通过甲皱微循环观察绝大部分斑秃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微循环障碍提示微循环功能障碍造成局部毛囊缺血以致脱发而实验研究证实电梅花针等法可使毛囊周围小血管数目增加促进微循环使毛球细胞分裂活动增加达到治疗目的 皮肤针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阳性反应点、风池、百会 配穴:太渊、内关、颈部、骶部、腰部 阿是穴位置:即脱发区(下同) 阳性反应点位置:多位于脊椎两侧或为触之有条索状、结节状、疱状软性物等阳性反应物或为压之有酸麻胀之阳性反应 (二)治法 每次阿是穴与风池穴必取配穴多缺腰骶部以阳性反应点为叩刺重点针具可用普通皮肤针亦可用电梅花针如为单头电梅花针叩刺前给病人手握铜棒双头电梅花针则均由术者掌握启动开关电流强度以病人能耐受为度频率70~90次/分叩刺方法电梅花针和普通皮肤针相同首先密刺脱发区落针均匀从脱发区边缘开始呈螺旋状向中心绕刺然后再从不脱发区向脱发区中心绕刺接着叩刺风池穴或百会穴在穴位表面0.5~1厘米直径内密刺依据头皮情况选择刺激量头皮无明显变化者采用中等刺激量叩剌使局部充血潮红;
头皮轻度发红肿胀者施以轻叩法;头皮苍白者则宜重叩至少量渗血刺激次数可逐步自初期的20次左右渐增至40~50次左右其他穴位叩刺同风池穴背部叩刺方法为:由后颈部直至尾骶部叩打脊椎两侧和脊柱正中反复叩打数遍各椎体间横刺3下全部叩打完毕后为增强疗效可在脱发区用老姜片揉擦或涂以复方斑蝥酊涂后局部有微痛灼热感皮肤针治疗每日或隔日1次15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为5~7天 复方斑蝥酊制备:全斑蝥20只、红尖辣椒20~30克、鲜姜30克、水合氯醛50克、樟脑粉10克、甘油50毫升、升汞1毫升、奎宁粉2克置 于1000毫升75%酒精中 (三)疗效评价 疗效判别标准:痊愈:头发全部长出头皮厚度恢复正常(5~7毫米)头皮温度亦恢复正常(30~434℃;
显效:脱发区80%长出新发脱发停止头皮厚度及温度恢复正常;有效:50%脱发区长出新发脱发减轻或停止头皮厚度及温度基本正常;
无效:针刺前后改善不明显 共治疗1089例有效率在87.7%~100%之间其中电梅花针治疗821例痊愈742例(90.3%)显效4例(0.5%)有效52例(6.4%)无效23例(2.8%)总有效率97.2%单纯皮肤针治疗139例痊愈26例(18.7%)显效74例(53.2%)有效35例(25.2%)无效4例(2.9%)皮肤针加涂药为129例痊愈65例(50.5%)显效23例(17.8%)有效26例(20.1%)无效15例(11.6%)有效率为88.4%后者有效率虽不高但愈显率明显高于单纯皮肤针[2~817] 体针 (一)取穴 主穴:百会、头维、阿是穴、生发穴、防老、健脑 配穴:翳明、上星、太阳、风池、外 关、天井 生发穴位置:风池、风府连线中点 防老穴位置:百会后1寸 健脑穴位置:风池下5分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