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骤停或心原性猝死的临床过程可分为4个时期:前驱期、发病期、心脏停搏和死亡期前驱期 许多病人在发生心脏骤停前有数天或数周甚至数月的前驱症状诸如心绞痛、气急或心悸的加重易于疲劳及其他非特异性的主诉这些前驱症状并非心原性猝死所特有而常见于任何心脏病发作之前有资料显示50%的心原性猝死者在猝死前一月内曾求诊过但其主诉常不一定与心脏有关在医院外发生心脏骤停的存活者中28%在心脏骤停前有心绞痛或气急的加重但前驱症状仅提示有发生心血管病的危险而不能识别那些属发生心原性猝死的亚群 发病期 亦即导致心脏骤停前的急性心血管改变时期通常不超过1小时典型表现包括:长时间的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塞的胸痛急性呼吸困难突然心悸持续心动过速或头晕目眩等若心脏骤停瞬间发生事前无预兆警告则95%为心原性并有冠状动脉蹭从心脏猝死者所获得的连续心电图记录中可见在猝死前数小时或数分钟内常有心电活动的改变其中以心率增快和室性早搏的恶化升级为最常见猝死于心室颤动者常先有一阵持续的或非持续的室性心动过速这些以心律失常发病的患者在发病前大多清醒并在日常活动中发病期(自发病到心脏骤停)短心电图异常大多为心室颤动另有部分病人以循环衰竭发病在心脏骤停前已处于不活动状态甚至已昏迷其发病期长在临终心血管改变前常已有非心脏性疾病心电图异常以心室停搏较心室颤动多见 心脏骤停期 意识完全丧失为该期的特征如不立即抢救一般在数分钟内进入死亡期罕有自发逆转者 心脏骤停是临床死亡的标志其症状和体征依次出现如下:①心音消失;②脉搏扪不到、血压测不出;③意识突然丧失或伴有短阵抽搐抽搐常为全身性多发生于心脏停搏后10秒内有时伴眼球偏斜;④呼吸断续呈叹息样以后即停止多发生在心脏停搏后20~30秒内;⑤昏迷多发生于心脏停搏30秒后;⑥瞳孔散大多在心脏停搏后30~60秒出现但此期尚未到生物学死亡如予及时恰当的抢救有复苏的可能其复苏成功率撒于:①复苏开始的迟早;②心脏骤停发生的场所;③心电活动失常的类型(心室颤动、室性心动过速、心电机械分离抑心室停顿);④在心脏骤停前病人的临床情况如心脏骤停发生在可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的场所则复苏成功率较高在医院或加强监护病房可立即进行抢救的条件下复苏的成功率主要撒于病人在心脏骤停前的临床情况:若为急性心脏情况或暂时性代谢紊乱则预后较佳;若为慢性心脏病晚期或严重的非心脏情况(如肾功能衰竭、肺炎、败血症、糖尿病或癌肿)则复苏的成功率并不比院外发生的心脏骤停的复苏成功率高后者的成功率主要撒于心脏骤停时心电活动的类型其中以室性心动过速的预后最好(成功率达67%)心室颤动其次(25%)心室停顿和电机械分离的预后很差高龄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复苏成功的因素 生物学死亡期 从心脏骤停向生物学死亡的演进主要撒于心脏骤停心电活动的类型和心脏复苏的及时性心室颤动或心室停搏如在头4~6分钟内未予心肺复苏则预后很差 以上所涉及到的都是关于心脏骤停的并发症及其阶段性的临床表现如果对以上的内容还不是很清楚的情况下可以咨询我们的专家在线他们会为您做出更详尽的解答感谢您对本站的支持和信任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