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权威问答 > 站立不稳,不能行走,吞咽困难
患者提问

站立不稳,不能行走,吞咽困难

病人姓名:沈来璋姓别:男752005年7月发病,当时症状为:左边脸,右边肢体知觉异常,能动但平衡性差,站立不稳,不能行走,吞咽困难.脑CT检查:腔隙性脑梗塞核磁共振检查:脑干梗塞目前状况:能行走,但肢体知觉异常,麻木,酸痛,稳定性差,吞咽好.目前用药:银杏叶制剂(斯泰龙),拜阿司匹林,曲克卢丁,尼莫地平,双嘧达莫片另:病人还患有高血压,糖尿病,但经降糖(胰岛素),降压(洛丁新)治疗,血糖,血压均控制正常,血粘度也正常.请教专家,目前应该怎样进行恢复治疗才能得到最好效果;该怎样合理用药?谢谢!
提问时间:2020-03-07
医生回复
  • 王海涛
    王海涛 副主任医师
    三甲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神经内科

    因脑动脉的深度穿支或其分肢动脉闭塞引起直径为220mm(有的书上是515mm)的小梗塞.大于15mm者为巨腔隙,甚者可达25mm.2个或2个以上为多发性.梗塞灶多位于脑深部,如大脑白质,内囊,底节,丘脑,脑干和小脑等处.就是腔隙性脑梗塞腔隙性脑梗塞有什么症状临床症状一般较轻,除少数外,大多发病缓慢,12~72小时达到高峰,部分病人有短暂缺血发作史.临床症状与腔梗灶的大小和部位有关,常见有下列几种类型:(一)纯运动性卒中:表现为面,舌,肢体不同程度瘫痪,而无感觉障碍,视野缺失,失语等.病灶位于放射冠,内囊,基底节,脑桥,延髓等.(二)纯感觉性卒中:患者主诉半身麻木,受到牵拉,发冷,发热,针刺,疼痛,肿胀,变大,变小或沉重感.检查可见一侧肢体,身躯感觉减退或消失.感觉障碍偶可见越过中线影响双侧鼻,舌,阴茎,肛门等,说明为丘脑性病灶.(三)共济失调性轻偏瘫:表现为病变对侧的纯运动性轻偏瘫和小脑性共济失调,以下肢为重,也可有构音不全和眼震.系基底动脉的旁正中动脉闭塞而使桥脑基底部上1/3与下1/3交界处病变所致.(四)感觉运动性卒中:多以偏身感觉障碍,继而出现轻偏瘫.为丘脑后腹核并累及内囊后肢的腔隙性梗塞所致.(五)构音不全手笨拙综合征:患者严重构音不全,吞咽困难,一侧中枢性面舌瘫,该侧手轻度无力伴有动作缓慢,笨拙(尤以精细动作如书写更为困难),指鼻试验不准,步态不稳,腱反射亢进和病理反射阳性.病灶位于桥脑基底部上1/3和下2/3交界处,也可能有同侧共济失调.本病的治疗,基本上同脑血栓形成,应积极治疗高血压,尤为病史中已有过腔隙性梗塞者需要防止复发,同时应注意压不能过快过低.(一)急性期:以尽早改善脑缺血区的血液循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为原则.

    1.缓解脑水肿:梗塞区较大严重患者,可使用脱水剂或利尿剂.

    2.改善微循环:可用低分子右旋糖苷,能降低血粘度和改善微循环.

    3.稀释血液:①等容量血液稀释疗法:通过静脉放血,同时予置换等量液体;②高容量血液稀释疗法:静脉注射不含血液的液体以达到扩容目的.

    4.溶栓:①链激酶.②尿激酶.

    5.抗凝:用以防止血栓扩延和新的血栓发生.①肝素.②双香豆素.

    6.扩张血管:一般认为血管扩张剂效果不肯定,对有颅内压增高的严重患者,有时可加重病情,故早期多不主张使用.

    7.其他:本病还可使用高压氧疗法,体外反搏疗法和光量子血液疗法等.(二)恢复期:继续加强瘫痪肢体功能锻炼和言语功能训练,除药物外,可配合使用理疗,体疗和针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53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