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权威问答 > 肝内强光斑,肝内胆管结石待排
患者提问

肝内强光斑,肝内胆管结石待排

右上腹隐约胀痛感,肝内见多个0.3-0.4CM强光斑,呈串排列,后伴声影,乙肝抗病毒治疗,请问医生根据B超结果这种情况该如何进行有效治疗?
提问时间:2020-02-02
医生回复
  • 韦方丽
    韦方丽 副主任医师
    三甲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皮肤性病科

    健康人群在体检时经常被告知发现有肝内胆管结石,而事实上,很大部分人所谓的“肝内胆管结石”其实可能只是对身体并无妨碍的肝内钙化灶。

    肝内钙化灶是指在超声或CT图像上肝脏内出现的类似于结石一样的强回声光团。一般为单个钙化灶。右肝多于左肝,以20-50岁年龄段多见。

    人体肝脏有钙化灶的情况较多,可能与先天发育、钙磷代谢紊乱等因素有关;也可能因慢性炎症、肝脏外伤、脓肿等肝病痊愈之后继发而成。

    单纯的钙化灶无明显症状,一般不会引起疼痛,对身体没有明显伤害,也无需治疗。部分医院的超声医师容易把B超下的“强回声光团”状的肝内钙化灶误认为肝内胆管结石,使求医者误以为自己患有肝内胆管结石,有的因此乱用溶石及排石药,无形增加了病人的经济和心理负担。

    其实,真正的肝胆管结石症或我们俗称的肝内胆管结石在目前城市人群中并不多见,根据统计其发病率一般是农村高于城市,肝内胆管结石常见症状是肝区轻微疼痛,重者可引起剧痛,高热、黄疸等,并在胆管远端出现扩张,且结石的“光团”大都沿肝内胆管走向分布,这与钙化灶是完全不同的。

    所以B超发现肝内有“光团”后,要区别是肝内钙化灶还是肝内胆管结石,一个重要依据就是看远端胆管有没有扩张,而扩张的胆管内最容易形成淤滞性泥沙样结石。

    在临床上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必要时应用核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等影像学检查来协助诊断。MRCP能清晰显示B超难以鉴别的肝内钙化灶,以及肝内胆管结石的部位、大小、形态及伴随胆管扩张等病变。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53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