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见于脾切除后,脾萎缩,急或慢性失血,外伤及手术后.慢性感染,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病,坏死性肉芽肿,溃疡性结肠炎,恶性肿瘤,分娩,肾上腺素等药物反应也可引起血小板增多.有报道骨髓细胞培养,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有自发性巨核细胞集落形成,可与继发性区别. 【治疗措施】 治疗目的要求血小板减少至正常或接近正常,以预防血栓及出血的发生. (一)骨髓抑制性药物 白消安为常用有效的药物,宜用小剂量,开始4~6mg/d.如要求血小板快速下降可选用羟基脲2~4g/d,3~4天后减至1g/d.环磷酰胺,苯丁酸氮芥,马法兰等都有效.当血小板数下降或症状缓解后即可停药.如有复发可再用药. (二)放射核素磷(32P) 口服或静脉注射,首次剂量0.08~0.11MBq,如有必要三月后再给药一次.一般不主张应用,因为诱发白血病的可能. (三)血小板分离术 迅速减少血小板数量,改善症状.常用于胃肠道出血,妊娠及分娩,选择性手术前. (四)干扰素 最近有人提出用α干扰素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可对巨核细胞生成抑制及血小板生存期缩短.剂量为3~5mu/d. (五)其他 应用双嘧达莫,阿司匹林,消炎痛可防止血小板聚集.有血栓形成者用肝素或双香豆素类抗凝药.切脾是禁忌的。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