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和粘膜出血后颜色改变的总称.临床表现为出血点,紫癜和瘀斑,一般不高出皮面,仅于过敏性紫癜时可稍隆起,开始为紫红色,压不退色,以后逐渐变浅,至两周左右变黄而消退.紫癜是出血性疾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一旦发现紫癜即提示有如下可能: ①血管性紫癜.很常见,是由于血管壁损伤或其脆性和通透性增高所致,常见于免疫性的(如过敏性紫癜),感染性的(如败血症),血管结构异常(如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及其他(如异常蛋白血症,单纯性或老年性紫癜等)疾病.检查除束臂试验可能阳性外,无其他异常 ②血绣异常性紫癜.最常见,多数是由于血绣减少,增多及功能异常所致,若口腔颊粘膜有紫癜或血疱,常提示出血严重,应积极处理 ③凝血机制障碍,包括凝血因子缺乏,循环中有抗凝物质或纤维蛋白溶解亢进,一般说由凝血机制障碍引起的出血,主要表现为关节积血,肌肉血肿和内脏出血,较少表现皮肤紫癜,仅有时表现为大的瘀斑,而且检查凝血象有明显异常,借此可与血管性紫癜和血绣异常引起的紫癜鉴别.紫癜的治疗依病因不同而异.意见建议: 中药治疗主要利用健脾益气和滋阴清热等方式施治,可以选用归脾丸,乌鸡白凤丸,血康胶囊,知柏地黄丸等常用中成药配合治疗.当然,建议诊治应以辨证施治为宜.生活护理:应当避免感染,劳累与精神刺激等因素,避免皮肤黏膜,鼻子和牙龈出血。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