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脑积水的病理改变为脑室系统逐渐扩大,第三脑室向下方隆起压迫垂体及视神经交叉部,透明隔可穿 病因图破,脑实质变薄,以额叶处最明显,甚至穿破侧脑室与蛛网膜下腔相通。
胼胝体、锥体束、基底节、四叠体、脉络丛及脑干等处均可因长期受压而萎缩。白质脱髓鞘变,神经轴受压变形,胶质增生及神经细胞退行性变等 脑积水是脑脊液生成或循环吸收过程发生障碍而致脑脊液量过多,压力增高,扩大了正常脑脊液所占有的空间,从而继发颅压增高、脑室扩大的总称。
其原因大多是脑脊液循环通路某些部位阻塞所致,而生过多者则较少见。多发生在两岁之内的婴儿,可分为交通性和非交通性脑积水两类,交通性是指脑脊液在脑表面的吸收受阻而言;
非交通性是指脑室系统内的脑脊液循环阻塞。脑积水病因很多诊断病史 1. 先天性脑积水出生时即有症状,如较常见的Dandy-Walk异常(第四脑室孔闭锁、第四脑室扩张、头颅过长或小脑末端形成的囊肿堵塞了颅后窝),有家族史 2. 继发性脑积水可有脑炎和脑膜炎史,或生后有颅内出血史 3. 多数病人有头大,智能落后,精神萎靡,嗜睡,发育落后和营养不良等表现。
体格检查 1. 头围增大,囟门膨出,颅缝裂开,头颅外形变圆,叩诊有破壶音,颅骨变薄,甚至呈半透明状。额和颞部可见静脉怒张。
颅骨透照试验阳性 2. 两眼落日状,多数病人有眼球震颤 3. 病人常有抽动,或有反复惊厥发作。另外可见颅神经麻痹,肢体瘫痪,肌张力高或共济失调等体征。
辅助检查 1.头颅调线检查或CT检查示颅腔增大,颅骨变薄,颅缝分离和前囟增大 2.侧腔室注射中性酚红1m1,2~12分钟内做腰椎穿刺,CSF可见酚红,提示系非阻塞性脑积压水。
若20分钟CSF仍未见酚红出现,提示为阻塞性脑积水 3.脑室造影,用过滤的氧气缓缓地注射于脑室内,然后做X线检查,可观察到脑室扩大及大脑皮层变薄。
若大脑皮层厚度在2cm以上,并且脑积水能够被解除,提示病人智力可望恢复。同时脑室造影也可帮助确定阻塞部位,或发现颅内肿瘤。
脑室气体或水溶性碘剂造影,能显示脑室系统形态和大小,以及大脑皮质厚度 4.头颅二维超声检查可见脑中线波无移位,而脑室系统扩大 5.CT或MRI扫描见脑室系统明显扩大,有时能查出脑积水原因。
[1]编辑本段西医治疗非手术治疗 脑积水适用于早期或病情较轻,发展缓慢者,其方法 (1)应用利尿剂或脱水剂,如乙酰唑胺、双氢克尿塞、速尿、甘露醇等 (2)经前囱或腰椎反复穿刺放液。
手术疗法 手术治疗对进行性脑积水,头颅明显增大,且大脑皮质厚度超过1cm者,可采取手术治疗,手术可分为以下几种 1.减少脑脊液分泌的手术:脉络丛切除术后灼烧术,现已少用 2.解除脑室梗阻病因手术:如大脑导水管形成术或扩张术,正中孔切开术及颅内占位病变摘除术等 3.脑脊液分流术:手术目的是建立脑脊液循环通路,解除脑脊液的积蓄,兼用于交通性或非交通性脑积水。
常用的分流术有侧脑室-小脑延髓池分流术,第三脑室造瘘术,侧脑室-腹腔、上矢状窦、心房、颈外静脉等分流术等 哪些患者不宜手术治疗 对于重度脑积水,智能低下已失明、瘫痪,且脑实质明显萎缩,大脑皮质厚度小于1cm者,均不适宜手术。
编辑本段中医治疗 针灸治疗本病,在古代医学典籍尚未发现有关记载。而现代报道,则首见于1959年,介绍一例患儿经针刺委中、合谷等而获愈。
之后,一直到70年代,针灸界又开始注意到本病的治疗。最近10余年来,较大样本的临床观察文章日渐增多,不仅在穴位刺激方法上作了多方面的实践,如以针刺配合艾条温和灸、药线灼灸、中药外敷等,而且在临床证治规律上作了比较深入的探索。
已初步认为,从中医辨证分型看,以肾阳虚者疗效好,而脾肾阴虚者,针灸效果为差;而从西医分类看,发现针灸治疗交通性脑积水有效率高,远期疗效也较稳定;
阻塞性脑积水疗效低,且预后亦差。体针(一)取穴 主穴:百会透四神聪、三焦俞透肾俞、三阴交透复溜 配穴:分型选取 肾阳虚:患儿头大,颅缝开裂,前囟饱满,无呕吐及落日征,肢体活动尚好,纳食二便均正常。
仅取主穴 脾肾阳虚:患儿头大,颅缝裂开,前囟饱满,张力高,无呕吐,落日征不明显,腹胀便溏,神疲纳可,四肢活动尚好 加大椎、足三里 脾肾阴虚:患儿头大,颅缝裂开,前囟宽大饱满,张力高,面色 白,头额青筋暴露,神呆烦躁,体瘦颈细,呕吐惊厥,落日征明显 加大椎、风池、风府、水分透中极、足三里、阴陵泉透三阴交(二)治法 主穴每次均取,按中医辨证分型除肾阳虚外,余均据症选配穴。
针刺采取短时间中等度刺激的方法,轻捻转慢提插,每穴捻转3次,紧插慢提1次,如此3遍后出针。每次针毕加捏脊3遍,即由尾骶部捏至背肩部作一遍,手势要轻而缓,或沿督脉和膀胱经用皮肤针轻度叩打3遍。
每日1次,30天为一疗程,停针3~5天续治。三疗程无明显效果者,宜改用它法(三)疗效评价 疗效判别标准:痊愈:头围恢复至同龄儿童标准限度以内,前囟平坦或凹陷,颅缝完全闭合,四肢活动及纳食二便均正常;
有效:头围正常或稍超过同龄儿童标准限度,前囟略突起或平坦,但张力不高,其他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无效:经一~三疗程治疗,体征症状均无明显改善 共治76例,按上述标准评定:痊愈44例(57.9%,有效13例(17.1%,无效19例(25.0%,总有效率为75.0%。
以肾阳虚型疗效高,而脾肾阴虚型最差[3]。综合法(一)取穴 主穴:分2组。1、水沟、支沟、四神聪、合谷、水分、阴交、中极、水道、阴陵泉、足三里、三阴交、复溜;
2、风府、风池、大椎、命门、腰俞、殷门、委中、承山、绝骨(二)治法 每次取用1组,按患儿情况酌情加减。早期以点刺或作短时间的刺激为主,待适应后,四肢穴可留针20~30分钟。
每次刺针之前,先以皮肤针叩打夹脊穴,自上至下轻叩,直至皮肤潮红。对尿少、囟门不缩小及肢冷者,用艾条回旋灸水分、阴交、关元穴,每次5~10分钟。
为加强效果,可在患儿头部外敷中药。针刺每日1次,30~5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10天。中药隔日1敷 外敷中药制备:大戟10克、芫花10克、甘遂10克、商陆10克、冰片1克、麝香10毫克,共研细粉,以醋或凡士林调成糊状配(三)疗效评价 共治疗69例,有效51例(73.9%,无效18例(26.1%。
对其中35例作进一步分析,发现13例交通性脑积水,有效11例(84.6%,无效2例(15.4%,而22例阻塞性脑积水,有效为9例(40.9%,无效13例(59.1%。
随访6月至6年,交通性脑积水基本治愈7例,继续好转5例,恶化1例;阻塞性脑积水基本治愈1例,继续好转9例,恶化8例,死亡4例。
表明无论近期还是远期疗效,前者都优于后者[4~7]。针灸 (一)取穴 主穴:百会、关元、涌泉 配穴:阻塞性脑积水加肾俞、脾俞;
交通性脑积水加大椎、命门 (二)治法 均采取先针后重灸之法。主穴必取,配穴据不同症型而选。关元行补法,涌泉行泻法,均于得气后即出针;
百会施平补平泻法,留针1小时。配穴亦于得气后取针。然后选穴施灸。其中,百会、涌泉必灸。用周氏灸架固定艾条,每穴均须灸完1支艾条,以穴区局部潮红,不发泡为度。
每日1次,3个月为一疗程,停治1月后再进行下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治疗27例患儿,经1~6个疗程治疗,痊愈6例,显效6例,有效4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56·5%[8]。
[2] 胎儿脑积水属于多基因遗传病,主要由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病毒感染、药物作用)的影响,胎儿脑积水应早期诊断,早期处理,否则多会导致孕妇难产 如果您的家族史能排除基因遗传病的因素,则应考虑是否为病毒感染的可能(如巨细胞病毒等,并做相应的治疗,否则如果再次怀孕也不能排除胎儿出现脑积水的可能性 您在怀孕之前最好做孕前检查,通过查血和检查阴道分泌物,看是否有病毒感染,或是否有不洁性生活史引起的尖锐湿疣、梅毒等,此类病原体也可引起胎儿畸形。
同时还要做抗体检测,以了解感染是远期还是近期或自身有无抗体,如果没有抗体,则要注射相关疫苗 建议您到地方的妇幼保健院或有相关妇幼保健、遗传检测专科的大医院就诊,以明确发病原因,对症治疗,从而为下次妊娠做好准备。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