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粘连最常见的是和腹壁手术切口的粘连,阑尾手术和妇科手术切口位置低,肠管易受重力作用坠落于伤口处,发生粘连的概率高。
这种和腹壁粘连的类型称壁层粘连,而肠管、网膜、内脏之间的粘连又称内脏粘连。由于腹腔粘连多半是小肠粘连,主要影响肠管的运动而产生症状,所以术后肠粘连是腹腔粘连更通俗的说法。
腹腔粘连形成后最大的危害,就是成为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的病理基础。和我们体表皮肤受伤的愈合形成瘢痕情形很相似,这些粘连带将来也会发生挛缩,使得肠管受到牵拉或纠集成团。
网膜和肠管发生粘连后,粘连肠管被限制在粘连处,其活动度显著减少,肠腔的变形能力降低,甚至在局部形成成角畸形,内径显著变小,势必影响肠内容物的通行。
粘连后形成腹腔新的分隔带,也可能会限制其他肠襻的滑动。或粘连带直接对肠管形成压迫,或形成的陷井,肠管进去后卡住出不来,也就是发生内疝。
所以肠粘连的病人,饮食需十分小心。由于食物不易消化或是食量稍多,小肠内容物的流量一大,就容易发生肠梗阻。除了诱发肠梗阻,腹腔粘连究竟还会产生哪些症状,不太好说清楚。
病人术后常有慢性腹痛,这样那样的不适。往往作了很多检查也发现不了具体原因,临床医生就好委过于“肠粘连,所以这样的诊断具有相当的模糊性。
临床确诊只有病人因为机械性肠梗阻,剖腹或腹腔镜手术中,发现有粘连才能得到,这时的诊断已没有多少应用价值。由于粘连松解后存在再粘连的高风险,医生对肠粘连的手术十分谨慎,多是肠梗阻不能缓解或是肠管有缺血坏死的可能时,不得已才进行的。
肠粘连病人不仅感受到腹部不适的痛苦,还由于跑遍了大小医院,诊疗仍一无所获,而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长期以来,由于临床缺乏客观性评价指标,腹腔粘连的防治一直未取得明显进展。
武警总医院普外科蔡晓军博士创建了气腹造影CT扫描诊断腹壁粘连的方法,使术后肠粘连诊断有了客观影像学依据,从而解决了临床确诊的问题,使得肠粘连的发展变化和症状相关性的分析成为可能,也为相关防治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信不远的将来,临床医学对腹腔粘连无能为力的局面有望得到改观。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