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下岳美中老先生的话 希望对你有帮助 岳老对中医药人才的成长独具见解他针对中医人才应具备的临床能力、应具有的知识结构和应注意的学习方法从浩翰的中医古籍中提炼出学习中医必读的古典医著并根据自己一生的学习体会和临床经验进行提要勾弦从中医学术发展的角度为初学者和中青年医师展现了一套较为系统的教学大纲具有现实意义现摘发《岳美中医论集》中当读的古医书一篇藉为后学者习之 当读的古医书 中医书籍汗牛充栋初学者往往不知从何读起谈中医书大体上说来有下列一些方法各人可以根据自己情况加以选择不必强求一致中医讲究理法方药理法方药能精则辨证论治无误而活人有术因而学习中医可从理法方药4个部分去加以研究 中国医药学的发展有源有流各个时代都出现了著名的医家他们代表了我国医学的发展方向因之顺着时代从源溯流地研读著名医家的代表著作也是一种读书方法 中医著作甚多有难有易旧时学医往往先读浅显易懂便于应用的医书等到有了点功底再逐步钻研高深的典籍这种先易后难的读书可收到循序渐进的效果然而也有从难到易者清.张志聪即主张先从《内《难》研读起先难其所难后易其所易源头即充活水不乏医术大可精进 不过学习中医我意当从方剂入手方剂之祖为仲景因而读书还以从《伤寒论《金匮要略》入手为好仲景最讲求的是辨证论治《伤寒论》六经标题首揭辨三阳三阴病脉证并治鲜明地昭示后人论中更有随证治之、依法治之等语在具体治疗中则某病以某方主之某采与或宜某方则是点明专病专方与辨证之下随宜治之的方治精神《金匮要略》则论述三因以专病专证成篇题目亦揭出辨病脉证治是在专病专证专方专药基础上行使辨证论治的经典著作总之仲景之书分论各治既昭示人辨证论治的原理原则又指出了辨证论治的具体方法其规律之谨严对临床实践具有高度的指导意义实是中医书籍的精髓最宜反复钻研 ≥不完全统计历代注疏《伤寒论》的已有四百多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应该毫无依傍地直接阅读原文从白文下功夫反复研读才能辨出《伤寒论》的真味道来这样才算是善读《伤寒论》读《伤寒》如此读其他经典医籍也应如此当然为了开拓思路帮助理解原著适当地参看一些注家也是可以的《伤寒论》注释以柯韵伯《伤寒来苏集、尤在泾《伤寒贯珠集》为最佳语无泛淡不可不熟阅之《金匮要略》可看尤在泾《金匮心典》尤氏著作颇多发挥最能启人心思历来为医林所重另外近人陆渊雷《伤寒今释《金匮今释》二书脱胎于日人汤本求真《皇汉医学》但较汤书易读是其优点可惜的是未注明出处《内经》分《素问》与《灵枢》二部主要讲中医生理、病理要读不懂《灵《素》即不懂中医的生理、病理就不懂中医的基本理论读《内经》其中的生字、难句首先得懂才能读这就牵涉到文史哲的修养古汉语文化的功夫这些知识也是学习中医的人必须具备的 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是中医病理专著辨证细微甚为可贵应当置于案首时时取观 各家学说中以《景岳全书《张氏医通《丹溪心法《脾胃论《刘河间六书》为好金元四大家各有长处他们的书都可以看只是张子和太偏不善学者反而有害 温病学方面叶、薛、吴、王四家以王孟英著作为最好比较细致用于临床较多效验《温热经纬》和《王氏医案》都需要细读精研其次何廉臣的著作对温病也多发挥何是温病学后起之秀特别是继承了王孟英的学术思想他的《重订广温热论》和《重订感证宝阀》为少见的好书诊断确切于舌诊尤其精到用药熨贴分析入微文字清晰是书说出了温病真象 药物学方面初起先看《药性歌括四百味《药性赋》这类书朗朗上口便于习诵之后可看《本草备要》再深一点可看《本经疏证《本草思辨录》至于《神农本草经》文字古奥不大适合初学但为本草之源义蕴精深且简明易诵是其长处与《内经《伤寒《金匮》合称四大经典凡欲精研中医亦为必读书之一 类书方面清.吴谦编纂的《医宗金鉴》甚好此书比较实用各科齐备辨证详而方药精书中对于《伤寒论《金匮要略》的编次订正也下了很大功夫有其意义前清时太医院考试就以此为标范至今北方医生中学《金鉴》名世者不乏其人于此也可见该书影响之大价值之高其他如《六科准绳《张氏医通《东垣十书》也是好的类书亦宜一并披阅 学杂病以《医宗金鉴》为好看妇科以《济阴纲目《傅青主女科》为优特别傅青主的书最好其用药自成一家该重时用量特重动辄以两计该轻时用量特轻轻到几分例如他的完带汤临床上用治白带多效方中山药、白术各一两峻补脾阳脾阴在大队静药中加入些许陈皮推动阴药使脾脏功能健动则运化有权湿热可除故妇女带症可愈方名完带当之不虚近年山西发现《傅青主秘方》用药一如《女科》为医书中珍籍值得加以研究 我最喜欢仲景和东垣的书凡与之有关的书从源到流也都一一加以系统地学习例如学药则先读张洁古《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继看《兰室秘藏《用药法则》再念张山雷《脏腑用药式补正》再诵何廉臣《新编药物学》等学方则读《伤寒论《伤寒来苏集《伤寒贯珠集《研经言《经方例释;
看《金匮要略方论《金匮心典《王旭高医书六种》等一脉相袭而来这种从一、二家系统学习的方法是否恰当仅供参考 除了上述的书以外医案、医话也应当有所泛览汲瑞人经验才能丰富自己的学识医案以《王孟英医案《全国名医验案类编》为好医话以《冷庐医话《芷园医话》为佳 总之凡学医者应当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读一家之言志趣每易为其所夺落其窠臼之中而不自觉为医切忌拘古、趋新医药重乎实际一理之出一药之投如弈棋然必激起对方彼此牵动得当才可战而胜之设不得当则为对方所胜因此若不广采众长以精益其术囿于方隅临床之际不偾事误人者少矣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