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权威问答 > 颈动脉脑血管痉挛是怎样形成的
患者提问

颈动脉脑血管痉挛是怎样形成的

头部有间隔性疼痛感,间隔3-5分钟2天。是怎样引起的,日常应注意的事项。
提问时间:2020-03-30
医生回复
  • 张松
    张松 主治医师
    三甲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神经外科

    脑血管痉挛(CVS,cerebralvasospasm)是指脑动脉在一段时间内的异常收缩状态、常见于颅内动脉瘤破裂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有人统计,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达16%~66%,其发生时间,一般多发生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2~3天,7~10天达高峰,以后逐渐缓解。少数发生较晚(2周后,或持续时间较长(达数周至1个月。个别发生于30分钟或1~2天内,即所谓急性脑血管痉挛。CVS广泛存在于动脉瘤破裂出血、脑外伤、手术等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中,是造成缺血性脑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统计资料显示在SAH患者中有20%~30%的患者因为CVS而导致不同程度的脑功能损害,但CVS并没有受到临床医生及研究者的足够重视。脑血管痉挛发生后,临床上常出现颅内压增高(头痛、呕吐、眼底水肿出现或加重,意识障碍加重。病人由清醒转为嗜睡或昏迷;或由昏迷(早期脑血管痉挛多在2天内恢复)→清醒→昏迷(再次脑血管痉挛。这种动态的意识变化是脑血管痉挛的突出特点。同时还常有不同程度的局灶性体征出现或加重,如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等。病人持续发热,周围血象白细胞持续增高。而上述症状的加重,又难以再出血(如腰穿未能证实再出血)和颅内血肿等解释,并用血管造影发现血管痉挛,即可确诊为脑血管痉挛。颈动脉痉挛是由于血管痉挛缺血,导致颈动脉血流受阻,从而引发的症状,长期伏案、缺乏运动是导致颈肌慢性劳损,从而发展成为颈动脉痉挛的重要原因。治疗本病常规应用扩张血管的药物往往效果不尽人意,主要是临床疗效不持久,主张采用物理治疗的方法治疗,通过一些物理治疗措施改善头颈部的肌肉痉挛和改善血管平滑肌的痉挛来治愈,治疗需要扩张血管、缓解肌肉痉挛,其中运动头颈部是非常必要的不过,不要担心,只要注重预防,即使有一些颈动脉痉挛症状,也可以在预防中消失,以下几点应特别注意:

    1、伏案或注视电视一次不要超过45-50分钟,到时间就要及时起身运动运动。

    2、每天坚持做1-2次头颈部运动,包括前屈、后伸、左右旋转运动,这样可预防生理曲度的变直。

    3、不要高枕而睡。俗话说高枕无忧,但实际上却是高枕高忧,高枕会造成生理曲度消失、变形而诱发颈动脉痉挛。

    4、防止猛回头等颈部的突然运动。动脉痉挛包括的很多,以上两种都是.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53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