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权威问答 > 慢性肾炎
患者提问

慢性肾炎

现在用药检查是慢性肾炎
提问时间:2020-01-26
医生回复
  • 赵宇
    赵宇 副主任医师
    三甲齐齐哈尔中医院 中医科

    您好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与急性肾炎一样可能也属于一种感染后引发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本病多发生于青壮年人.(1)临床表现慢性肾炎起病缓慢病程长其表现因临床类型不同而表现不同.1)普通型①轻到中度水肿;②轻到中度血压升高;③尿蛋白+-+++伴轻到中度血尿和管型尿;④轻到中度肾功能损害.2)肾病型见肾病综合征.3)高血压型除血压持续性中等度以上高外其他表现同普通型表现.4)急性发作型临床表现与急性肾炎相似但感染的潜伏期很短仅1-2天最长不超5天而急性肾炎的潜伏期为1-3周.(2)治疗慢性肾炎的治疗简单.1)休息症状较明显时应卧床休息无明显症状也心量避免体力劳动;水肿高血压明显时应矛低盐饮食.2)抗感染积极防治感染去除感染病灶;血压高时降压治疗水肿时利尿消肿.3)抗凝可选用抗凝和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前者用肝素双香豆素后者可用阿司匹林或嘧达莫(潘生订口服.缓解期应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劳累和受寒受湿;积极防治感染病灶;避免使用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女患者不宜怀孕 中医治疗慢性肾炎的方法多达20余种有的综合多法施治有些以一法为主结合它法辅助治疗.现将目前采用的治法归纳如下 〃1)祛邪法:主要有利水化湿清热解毒祛风散寒活血化瘀凉血止血等.因之又派生出许多治法 ①宣肺利水法:用于慢性肾炎急性发作水肿较盛伴发热恶寒咳嗽等肺卫之证.偏风寒者用宣肺疏风散寒利水方法越婢汤为主方;偏风热者用疏风清热宣肺利水法可选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②健脾利水法;用于慢性肾炎见脾虚证者表现为水肿下肢为剧纳呆疲乏便溏尿色白面色萎黄偏脾气不足者用防已黄芪汤偏脾阳虚伴有四肢冷畏寒者用实脾饮 ③温阳利水法:用于慢性肾炎脾肾阳虚水肿多较重按之陷下可选用济生肾气丸加上淡渗利水药;若见水邪凌心射肺可用真武汤配合葶苈大枣泻肺汤 ④养阴利水法:用于慢性肾炎阴虚水肿者选用猪苓汤治疗 ⑤活血利水法用于水肿伴有血瘀表现者所谓瘀水交阻血不利则为水之证 ⑥清热利水法:用于湿热偏盛的水肿表现为肢体浮肿舌苔黄腻尿色黄脘腹胀满大便不爽等 ⑦攻逐利水法:用于体质尚壮实肿势较盛一般利水消肿药无效此法不可多用否则易伤正气导致病情恶化某些峻下逐水药有损肾脏之虞不可用之 ⑧清热解毒法:用于慢性肾炎急性发作或湿热蕴结成毒见于咽喉红肿舌红苔黄等可用甘露消毒丹等 ⑨化湿祛邪:湿偏盛者在上焦为主用宣化法选用三仁汤;在中焦者用疏化法选用藿朴夏苓汤;在下焦者用淡渗利水法选用茯苓导水丸.湿热俱重者用清热化湿用王氏连朴饮;寒湿者用温化寒湿法可用理中汤加减.挟风者用疏风化湿选用羌活胜湿汤等 ⑩活血化瘀法:慢性肾炎瘀血征象明显者可用活血化瘀法为主治疗选用益肾汤(桃红四物汤去地黄加丹参益母草银花白茅根等).热毒亦重者采用解毒活血法上方中重用板蓝根紫花地丁等 ⑾凉血止血或凉血活血:用于治疗慢性肾炎血尿为主见血热之表现者心烦不寐甚则肉眼血尿鲜红舌红边尖起刺甚则舌质红绛脉细数可选用小蓟饮子治疗 ⑿扶正法:主要根据临床表现治疗慢性肾炎虚损表现突出者 ①益气法:用于慢性肾炎气虚证.若见肺气不足卫表不固反复感冒者用益肺固表法可用玉屏风散治疗;若见食少纳呆大便不调脾气不足者用健脾益气法可以参苓白术散或四君子汤治疗.若见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肾气不足者用补肾气法可用左归丸治疗 ②温阳法:用于慢性肾炎阳虚证.如脾阳虚可用理中丸或附子理中丸;如肾阳虚者可用桂附八味丸治疗.若心阳亦不振者可用四逆汤参附汤合炙甘草汤等治疗 ③养阴法:慢性肾炎见阴虚为主者.若见肺阴不足口咽干燥易发风热感冒者用养阴润肺法可选用桑杏汤养阴清肺汤等治疗.若见肾阴不足口咽偏干腰酸耳鸣舌质干红脉细者用滋阴补肾法可选用六味地黄丸等治疗.若见阴虚火旺盗汗颧红用知柏地黄丸加减治疗.若见肝肾不足者阴虚阳亢血压偏高者用镇肝熄风汤若血压不高者可用二至九合六味地黄九治疗.若见肺肾阴虚者用麦味地黄丸(麦冬五味子加上六味地黄丸) ④补血法:用于慢性肾炎伴有贫血等血虚表现者当参合补血治疗方如四物汤等 ⑤双补法:实际上慢性肾炎的虚损表现由于病程长虽有单一的气血阴阳不足的表现但往往表现出气阴双亏气血不足甚则阴阳俱虚的证候.根据目前报道慢性肾炎中气阴两虚证较为多见治疗亦以益气养阴方法可选用六味地黄丸加人参麦冬等治疗.气血双亏气虚血弱者可用归脾汤治疗.阴阳俱虚多见于慢性肾炎病情较重属虚损重证可以滋阴助阳阴阳双补之法用左归饮合右归饮化裁治疗 总之慢性肾炎的中医治法根据各家报道几乎遍用中医大部分治法这也可以看出尽管临床报道具有良好的疗效但各地经验尚无规律性即意见分歧较大也反映了在慢性肾炎治疗过程中探索性的经验较多尚未形成一个定式推广应用比较困难.当然也从某一侧面反映出慢性肾炎的复杂性作为病人切忌乱投医乱服药应当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诊治以期有良好的效果。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53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