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裂:多见于两岁左右的幼儿临床多以排便时疼痛、便血、括约肌痉挛为小儿肛裂典型的三联症状。肛裂的宝宝常常因为排便时的疼痛而哭闹不止,拒绝排便。
有的宝宝排大便时,大便表面或便纸上常有鲜红血丝或血迹。这让大人看在眼里,痛在心里。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肛裂的病因主要与饮食有关。
饮食结构的改变,饮食含水量少,含纤维素少导致小儿便秘而发生本病是重要原因之一。坚硬的粪便通过肛管就会造成肛管皮肤较深的裂伤。
而便时疼痛,使患儿惧怕大便,粪便滞留,大便秘结,进一步加重肛裂程度,出现恶性循环。宝宝的饮食过于精细,大量摄入高蛋白食品,淀粉类摄入不足,肠道内糖发酵过少,容易造成大便秘结。
一岁以上的孩子可以适当添加粗粮、蔬菜和水果等富含食物纤维的食品,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常食用粗纤维食物可刺激胃肠蠕动,有利于排便。
因小儿的吞咽功能尚不健全,可把蔬菜剁碎些,或放入汤中,以利下咽。也可做成菜肉馄饨或菜粥,增加蔬菜摄入量,这对预防小儿便秘有较大帮助。
正确补充微量元素。钙补得多,容易造成钙化酪蛋白增多,大便中就会形成大量钙灶,引起便秘;而过量补充铁剂,铁与肠内的硫化氢结合成硫化铁,使得肠蠕动减弱,也会引起便秘。
要加大水分的摄入。一旦发生便秘,可经常给幼儿喂食酸牛奶、豆奶、蜂蜜、香蕉、水果等润滑食物,并忌食油炸及辛辣食品。
便秘孩子也可用山楂四个、圆罗卜半个、梨一个煮水给孩子喝,能有效使大便恢复正常。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让小儿有适当的活动量。
家长要培养孩子每天按时排便的习惯,可于每天晨起后选择家长和儿童时间宽裕的时段,让小儿排便,并每天耐心地按时进行,缓解患儿的紧张心情,可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
另外,有便意感时,不要因为贪玩而忍着不去解大便,否则容易引起习惯性便秘。大便前围绕宝宝的肚脐周围按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藉此来刺激肠道蠕动。
及时治疗肛裂婴幼儿处于生长发育的最快阶段,对婴幼儿的肛裂,家长要及时采取措施治疗。如果放任不管,干硬的大便反复会擦伤肛门,引起局部感染而逐渐形成慢性溃疡,不易治愈,甚至诱发门部的其他疾病;
或者疼痛会使孩子畏惧排便,反而使得粪便停留肠道过久,因水份重吸收而更加干硬,出现恶性循环。保持局部清洁卫生。患儿发生了肛裂,父母应在小儿每次大便后用柔软的卫生纸轻轻擦干净,并用水温为40℃~43℃的热水冲洗肛门部,或用1:5000的高锰酸钾(PP粉)温水溶液坐浴10分钟,通过热力作用缓解肛门部肌肉的痉挛,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明显地减轻疼痛,起到局部消毒和加速裂口愈合的效果。
应该注意的是:要严格控制高锰酸钾的浓度,以免灼伤小儿的肛门粘膜和皮肤。同时洗净肛裂创面,避免粪便残渣遗留加重感染。
之后应在肛裂创面上涂抹百多邦等消炎类药膏,或者用中药白玉膏涂抹,促使伤口愈合。也可用云南白药8克,碘甘油20克,加庆大霉素4万单位调成糊状外用。
因肛裂伤口多处于肛管收缩处,涂药时应注意药膏一定要涂抹到肛裂创面上,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