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肠 是大肠中最粗、最短、通路最多的一段。 在十二指肠右后方,可见到盲肠的一部分,拉开盲肠观察,是两条长的盲管,盲端朝后。盲肠肉芽肿有盲肠阿米巴肉芽肿和回盲部血吸虫病性肉芽肿,盲肠阿米巴肉芽肿是一种溶组织阿米巴原虫E(Entamaeba Histolytica)所致的慢性结肠炎的并发症。回盲部血吸虫病性肉芽肿系肠道血吸虫病的一种晚期病变 血吸虫卵沉积部位除结肠外主要是回肠末段。
盲肠阿米巴肉芽肿由于病变长期不愈,产生大量纤维组织,肠系膜及肠壁炎性浸润和水肿,而形成肉芽肿样肿块,并使肠腔狭窄或肠壁发生运动障碍引起肠梗阻现象,
肠壁破裂(30%):回盲部血吸虫病性肉芽肿是血吸虫卵经肠壁中破裂的小静脉潜心入血管周围的肠壁组织中,尤其是粘膜下层,虫卵在肠壁内引起白细胞浸润,假性结节形成,纤维组织增生,晚期肠壁纤维化增厚,粘膜增殖形成肉芽肿。
1、盲肠阿米巴肉芽肿 为局限性腹痛和间歇性腹泻,粪便中潜血有时呈阳性,右下腹可触及柔软腊肠样肿块。
2、回盲部血吸虫病性肉芽肿 除右下腹触及肿块外,多伴有慢性低位小肠梗阻,病程常持续数月,然后出现急性肠梗阻症状。
诊断:
1、盲肠阿米巴肉芽肿 往往切除后病理检查时,发现病变组织中有多数滋养体和包囊,才能明确诊断。
2、回盲部血吸虫病性肉芽肿 追问有疫区接触史及粪便虫卵检查阳性者,则可获得相当正确的诊断。
盲肠阿米巴肉芽肿,钡灌肠也仅能证明为盲肠病变而不能鉴别,故多误诊为癌肿而行手术切除,有时主要表现为慢性肠梗阻可误诊为肠结核或局限性肠炎,往往切除后病理检查时,发现病变组织中有多数滋养体和包囊,才能明确诊断。
盲肠肉芽肿西医治疗
1、盲肠阿米巴肉芽肿
该肉芽肿多无需手术治疗,用药物(氯喹、二碘羟基喹、灭滴灵)治疗即有良好效果。未经药物治疗的盲肠阿米巴肉芽肿,施行手术切除后可导致腹膜炎,盲肠周围脓肿和粪瘘等并发症,故术前正确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2、回盲部血吸虫病性肉芽肿
由于回盲部血吸虫肉芽肿有癌变的可能,故以手术切除病变肠段并作切端一期吻合,疗效最为确切。如病变组织周围肠粘连广泛,病变暂时不能切除者,可做暂时性小肠造瘘或捷径手术。
3、一般治疗
急性患者应卧床休息,给流质或少渣饮食,慢性患者应加强营养,注意避免刺激性食物,腹泻严重时可适当补液纠正水与电解质紊乱。暴发型给输液、输血等支持治疗。
4、并发症治疗
应用甲硝唑或其他杀组织内阿米,并配合广谱抗生素。肠出血时及时补液或输血,肠穿孔应在抗阿米巴药及抗菌药物治疗后尽快手术治疗。
盲肠肉芽肿中医治疗
内用药疗法
1、肺经蕴热证
【症见】多见于前驱期。患者进行性鼻塞,流黄水或脓血涕,味臭,鼻中隔溃疡;舌尖红,苔薄黄,脉实。
【治宜】清泄肺热,解毒消肿。
【方药】黄芩汤加减。药用:黄芩,桑白皮,栀子,赤芍,连翘,薄荷,鱼腥草,土茯苓,甘草。
2、湿热炽盛证
【症见】见于活动期及终末期。鼻塞较甚,脓血涕量多恶臭,肉芽丛生,鼻腔溃烂,鼻面肿胀,软腭、悬雍垂溃脱,骨质腐坏,或有低热,身重;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治宜】清热燥湿,解毒化腐
【方药】龙胆泻肝汤合萆?渗湿汤加减。药用:龙胆草,栀子,黄芩,车前子,薏苡仁,黄柏,赤茯苓,丹皮,泽泻,通草,土茯苓,半枝莲,甘草。
3、热入营血证
【症见】见于终末期。鼻面溃烂,面容全毁,疮面出血,高热稽延,身热夜甚,消瘦,神昏谵语,口渴;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宜】泻热解毒,清营凉血。
【方药】清瘟败毒饮加减。药用:生石膏,生地黄,水牛角,黄连,栀子,黄芩,知母,玄参,连翘,丹皮,竹叶,甘草。
外用药疗法
1、初期:鼻干,滴用鼻炎灵;溃疡用锡类散、消肿化腐散吹或塞鼻。
2、中后期:用锡类散或六神丸研面吹撒 溃烂处,或涂用生肌玉红膏;面肿敷用黄连膏或如意金黄散。
(仅供参考,详细请询问医生)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