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包囊虫病是指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棘球蚴)寄生于骨骼中的寄生虫病。该病发生于畜牧区,直接与狗接触是人被传染的主要方式。
本病是由于寄生虫(细粒棘球绦虫)寄生而引起,成虫寄生于终宿主狗,狼等小肠内,虫卵从粪便中排出,中间宿主是人和牛,羊,马等,若吞食了虫卵,则在胃液消化中孵化出六钩蚴,穿破肠壁进入肠系膜静脉或淋巴管中,达到肝脏后,约有75%的六钩蚴滞留在肝脏,其余的再通过右心入肺,并停留于肺,仅有很少一部分六钩蚴进入大循环,并在骨,脑以及其他部位产生病灶,形成包虫(棘球蚴),在骨内则形成骨包囊虫病。
该病发生于畜牧区,直接与狗接触是人被传染的主要方式,因为狗食生牛,羊肉的机会及牛,羊食狗粪的机会皆较多,而牧区人与狗直接接触机会又很多,因此,容易造成包囊虫病的流行,而骨包囊虫病占发病率1%~2%,又因包囊虫在骨内发育慢,因此常在感染后10~20年才出现临床症状,故儿童期表现有症状者极少,发病多在30~50岁,病变多在骨盆,脊柱,股骨,肱骨,胫骨等部位。
包囊虫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由包囊的大小与所在部位不同而决定,一般因骨包虫病就医者多已属晚期,常因并发病理性骨折而就诊。
病变早期六钩蚴在骨组织中生长缓慢,可长期无任何不适,极少数有轻痛者也常不被引起重视,当病灶继续发展,可出现骨痛,跛行,局部或肢体肌肉萎缩,随着囊肿浸润破坏了较多的骨质,则疼痛加重,受累的骨骼可出现增粗,畸形,轻微外力即可产生病理性骨折,患者常可于此时来就诊,若脊柱受累,囊肿可压迫脊髓或神经根,则出现神经受损的症状和体征,甚至出现截瘫,晚期囊肿穿破骨皮质侵入周围软组织,则临床上可出现大包块,若穿破皮肤,可继发感染,瘘管可长期外流脓液及包虫的碎片,难以愈合,临床上关节内受侵犯者很少,个别受累时,可导致病理性脱位。
骨包虫病患者常合并有肝,肺,脑等其他部位病变,故应仔细全面检查。
可根据有在流行区居住史,并有与狗羊经常接触史;临床及X线表现特点;实验室检查阳性结果等,但应与骨巨细胞瘤,纤维囊性骨炎,骨肉瘤及脊柱结核相鉴别。
由于细粒棘球绦虫可寄生于身体的各个部位,发病情况不一,因此需与多种具有相似症状的疾病进行鉴别,需要鉴别的疾病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溶骨性肿瘤;
2、骨囊肿;
3、动脉瘤样骨肿瘤;
4、骨巨细胞瘤;
5、纤维囊性骨炎;
6、骨肉瘤;
7、脊柱结核等。
骨包囊虫病西医治疗
首先应重视对该病的预防。人的包囊虫病多经狗传染,应控制养狗。加强牲畜管理,严防狗食染有包囊虫病的生牛、羊、马肉。注意个人卫生,不饮用生水、生乳,尤其在牧区。骨包虫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切除病骨。但有时难以将全部的病变骨彻底切除时,可采用刮除植骨的手术的方法。即彻底清除病灶后,腔内用20%的石炭酸甘油涂擦腔壁,10分钟后再用90%酒清擦洗灭活,然后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骨腔再植入碎骨片。但手术中要特别注意防止子囊的扩散及囊液外流引起过敏性休克的危险。病灶刮除后,留置引流管,每日滴注20%~30%的高渗氯化钠溶液,可以杀死头节,效果良好。
晚期病变广泛的患者,难于局部切除或刮除者,可考虑做关节离断术或截断术,但骨病变较长而软组织尚无广泛受侵时可做假体置换术。脊柱受侵时应及时早期清除病灶并植骨。合并截瘫时则应彻底清除病灶并做脊髓减压及应用器械内固定术,做植骨融合。
预后
预后决定于病变的程度及受累的部位,骨盆及脊柱的病变预后较差,死亡的原因多因重要脏器受累,如合并脑,肝或肺等包虫病。
骨包囊虫病中医治疗
(1)痰核型: 治法:除痰杀虫、健脾益气。 方药:囊虫散加减。本方中姜半夏、陈皮、白芥子除痰利子,其中白芥子善搜皮里膜外之痰,尤为要药。雷丸杀灭囊虫;服苓、薏苡仁健脾除湿。鉴于本病痰浊停留,血行瘀滞,痰瘀胶固难化,故方中应适量加入丹参、归尾、水蛭、炮山甲等活血破瘀通经络;如乏力气短、眩晕、纳差等气虚甚者,可加党参、黄芪、白术健脾益气;如恶心、呕吐、脘闷肢困者加生姜、竹茹、苍术除湿止呕:若心烦不安、失眠加丹皮、龙骨、服神、枣仁等以清心安神;若痰核软化、消失较慢,可加海藻、浙贝、生牡蛎以软坚 散结逐痰。
(2)痰浊肝风型: 治法:危重期宜豁痰醒神开窍;轻缓期宜涤痰熄风、杀虫散结、化瘀健脾。 方药:危重期因癫痫大发作连续不断、甚至昏迷不醒者,当迅速采取果断措施中止发作,此时给药困难,可予针灸治疗。取印堂、人中、丰隆(双)、太冲(双),甚加会阴、长强、涌泉(双),用泻法,并加灸中脘、气海;以豁痰开窍、平肝熄风。必要时吸氧,配合西医抢救治疗。轻缓期可用柳氏经验方以涤痰熄风、杀虫散结,化瘀健脾。方中法半夏、陈皮、白芥子
除痰利气;服苓、薏苡仁健脾除湿;芜荑杀虫消积;甘草和中。加丹参、钩藤、全蝎、羚羊角粉以化瘀平肝、熄风通络;加榧子仁、雷丸以增杀虫散结之效。癫痫发作可加琥珀、朱砂、郁金、远志、胆星、僵蚕以安神定痫、熄风化痰。若兼见乏力、眩晕、纳呆可加黄芪、党参益气健脾。若兼见心烦、狂躁不安痰火扰心者,可加石菖蒲、黄连、栀子清火化痰。
(3)痰浊扰心型: 治法:属癫者宜涤痰开窍、杀虫健脾。属狂者宜涤痰泻火、杀虫镇心。 方药:癫证者顺气导痰汤加芜荑、雷丸、白芥子、郁金、菖蒲等。方中半夏、陈皮、服苓、胆星利气化痰;木香、香附、菖蒲解郁开窍;芜荑、雷丸杀虫散结。狂证者以生铁落饮加雷丸、榧子仁等。方中生铁落重镇降逆;胆星、贝母、橘红清涤痰浊;菖蒲、远志、服苓、辰砂开窍安神:二冬、玄参、连翘养阴清热;雷丸、榧子仁杀虫散结。若头晕、气短、面色不华气血亏虚者加黄芪、当归益气补血;若大便于结者加生大黄清热泻下;兼舌黯或舌有瘀斑者加丹参、赤芍活血化瘀。
(4)痰浊阻滞络窍型: 治法:降逆涤痰化湿,化瘀杀虫。
方药:温胆汤加减。方中半夏、竹茹降逆化痰;陈皮、枳实行气燥湿化痰;服苓健脾化痰;姜、枣、甘草益脾胃调诸药。方中加芜荑、雷丸杀虫消积;加丹参、桃仁、红花活血化瘀。若目暗失明者加白蒺藜、炮山甲明目活血;若肢体瘫痪者水蛭、地龙化瘀通络;头痛较剧、呕吐较频、视物模糊,且汤药服后即吐者,上方加生大黄、芒硝、车前子煎汤保留灌肠,每日2~3次,得泻后去大黄、芒硝继用,待呕缓后改口服;颅压增高者可用甘露醇等以脱水降颅压。少数患者病情危重,须及时施行手术摘除颅内囊虫,不得延误。
(以上提供资料及其内容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