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库 >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概述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是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延续,一般症状限于局部,往往顽固难治,甚至数年或十数年仍不能痊愈。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治疗,一般采用手术、药物的综合疗法,即改善全身情况,控制感染与手术处理。由于重病长期卧床,尤其在血源性急性发作后,极需改善全身情况。除用抗菌约物控制感染外,应增进营养,必要时输血,手术引流及其他治疗。

病因
抵抗力下降(35%)

疾病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一旦身体抵抗力低下,炎症化脓仍可发展,再引起急性发作。病变可迁延数年,十数年甚至数十年,局部广泛疤痕组织及窦道形成,循环不佳,利于细菌生长,而抗菌药物又不能达到。局部窦道流脓,时好时坏,窦道长期不愈合。

疾病因素(25%)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是急性骨髓炎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导致引流不畅,有大量死骨再机体内形成,在骨内遗留下感染病变。

外伤(15%)

粉碎性骨折或有严重外伤导致有异物进入体内又未能及时去除,导致产生包裹死腔,有死骨或弹片等异物和死腔的存在。

检查

临床上进入慢性炎症期时,有局部肿胀,骨质增厚,表面粗糙,有压痛,如有窦道,伤口长期不愈,偶有小块死骨排出,有时伤口暂时愈合,但由于存在感染病灶,炎症扩散,可引起急性发作,有全身发冷发热,局部红肿,经切开引流,或自行穿破,或药物控制后,全身症状消失,局部炎症也逐渐消退,伤口愈合,如此反复发作,全身健康较差时,也易引起发作,由于炎症反复发作,多处窦道,对肢体功能影响较大,有肌肉萎缩;如发生病理骨折,可有肢体短缩或成角畸形;如发病接近关节,多有关节挛缩或僵硬。

诊断

诊断

1.病史

注意发病原因及经过,有无碎骨片从窦道排出,有无创口反复破溃流脓史,了解最后一次发作的时间与病程及经过何种治疗。

2.体检

注意有无肢体畸形,关节挛缩及功能障碍,注意有无窦道及其数目,部位,分泌物性质,周围瘢痕情况,有无急性炎症等。

3.化验

创口分泌物应做涂片检查及细菌培养,并做抗生素敏感度测定。

4.X线检查

患区正侧位X线摄片,必要时可行CT或体层摄影,以明确死骨及空洞所在的部位,有窦道者,应行窦道造影,以了解窦道的方向,范围与深度。

本病主要需与关节结核和其他非感染性关节炎鉴别,关节结核发病较缓慢,病程长,局部症状和功能障碍不如化脓明显,患病关节骨破坏常呈边缘性小缺损,且常上下对称,有较明显的骨疏松,关节间隙呈缓慢狭窄,骨增生不如化脓严重,晚期骨端可破坏严重,关节半脱位或全脱位,且很少发生骨性强直,

其他非感染性关节炎(如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以成年人或青年人多见,也大都缺乏急性病程和严重的骨破坏,有关实验室检查可协助鉴别,关节内穿刺抽液检查,可快速作出正确诊断。

预防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西医治疗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治疗,一般采用手术、药物的综合疗法,即改善全身情况,控制感染与手术处理。由于重病长期卧床,尤其在血源性急性发作后,极需改善全身情况。除用抗菌约物控制感染外,应增进营养,必要时输血,手术引流及其他治疗。   

药物应用宜根据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采用有效的抗菌药物。无明显死骨,症状只偶然发作,而局部无脓肿或窦道者,宜用药物治疗及热敷理疗,全身休息,一般一、二周后症状可消失,无需手术。

如有死骨、窦道及空洞、异物等,则除药物治疗外,应手术根治。   

(一)病灶清除开放引流法。   

(二)清除病灶、滴注引流法。   

(三)消灭死腔的手术。   

(四)病骨切除。   

(五)截肢。   

火器伤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处理,要彻底清除病灶,用滴注引流法根治。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中医治疗

当前疾病暂无相关疗法。

(仅供参考,详细请询问医生)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53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