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产(dystocia)是指由于各种原因而使分娩的开口期(第一阶段)尤其是胎儿排出期(第二阶段)时间明显延长,如不进行人工助产则母体难于或者不能排出胎儿的产科疾病。难产如果处理不当,不仅能引起母体生殖道疾病,影响以后的繁殖力,而且可能会危及母体及胎儿的生命。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又叫骨软化症即骨矿化不足,为新形成的骨基质钙化障碍,是以维生素D缺乏导致钙、磷代谢紊乱和临床以骨骼的钙化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维生素D是维持高等动物生命所必需的营养素,它是钙代谢最重要的生物调节因子之一。维生素D不足导致的佝偻病,是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病。
骨盆形状(30%):均小骨盆骨盆形状正常,但各径线可较正常值缩短2cm以上,因此,它的各个平面都有一定程度的缩小,多见于矮小妇女。漏斗型骨盆骨盆入口各径线尚正常,仅中段和出口径线狭小,骨盆壁向内倾斜,骨盆呈漏斗状。
骨盆关节结核(30%):畸形骨盆骨盆变形,左右不对称,见于小儿麻痹后遗症,先天性畸形,长期缺钙,外伤以及脊柱与骨盆关节结核病等。
指胎儿娩出困难的各种异常产。
1、骨盆入口平面狭窄 :测量骶耻外径<18cm,骨盆入口前后径<10cm,对角径<11.5cm:(1)单纯扁平骨盆(2)佝偻病性扁平骨盆。
2、中骨盆及骨盆出口平面狭窄:(1)漏斗骨盆(2)横径狭窄骨盆
3、骨盆三个平面狭窄 :骨盆外形属女型骨盆,但骨盆入口,中骨盆及骨盆出口平面均狭窄,每个平面径线均小于正常值2cm或更多,称为均小骨盆,多见于身材矮小,体型匀称的妇女。
4、畸形骨盆 骨盆失去正常形态骨软化症骨盆(2)偏斜骨盆。
狭窄骨盆对母儿影响
1、对母体的影响 若为骨盆入口平面狭窄,影响胎先露部衔接,容易发生胎位异常,引起继发性子宫收缩乏力,导致产程延长或停滞,若中骨盆平面狭窄,影响胎头内旋转,容易发生持续性枕横位或枕后位,胎头长时间嵌顿于产道内,压迫软组织引起局部缺血,水肿,坏死,脱落,于产后形成生殖道瘘;胎膜早破及手术助产增加感染机会,严重梗阻性难产若不及时处理,可导致先兆子宫破裂,甚至子宫破裂,危及产妇生命。
2、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 头盆不相称容易发生胎膜早破,脐带脱垂,导致胎儿窘迫,甚至胎儿死亡;产程延长,胎头受压,缺血缺氧容易发生颅内出血;产道狭窄,手术助产机会增多,易发生新生儿产伤及感染。
根据症状及体征不难诊为难产,但需鉴别头位难产,肩难产等。均小骨盆骨盆形状正常,但各径线可较正常值缩短2cm以上,因此,它的各个平面都有一定程度的缩小,多见于矮小妇女。漏斗型骨盆骨盆入口各径线尚正常,仅中段和出口径线狭小,骨盆壁向内倾斜,骨盆呈漏斗状,均可导致难产。
难产西医治疗:
狭窄骨盆分娩时的处理原则是:明确狭窄骨盆的类别和程度,了解胎位、胎儿大小、胎心、宫缩强弱、宫颈扩张程度、破膜与否,结合年龄、产次、既往分娩史综合判断,决定分娩方式。
1、一般处理
在分娩过程中,应安慰产妇,使其精神舒畅,信心倍增,保证营养及水分的摄入,必要时补液。还需注意产妇休息,要监测宫缩强弱,勤听胎心及检查胎先露部下降程度。
2、骨盆入口平面狭窄的处理
(1)明显头盆不称(绝对性骨盆狭窄):骶耻外径<16cm,骨盆入口前后径<8.5cm者,足月活胎不能入盆,不能经阴道分娩。应在接近预产期或临产后行剖宫产结束分娩。
(2)轻度头盆不称(相对性骨盆狭窄):骶耻外径16~18cm,骨盆入口前后径8.5~9.5cm,足月活胎体重<3000g,胎心率正常,应在严密监护下试产。试产过程中若出现宫缩乏力,胎膜未破者可在宫口扩张3cm时行人工破膜。若破膜后宫缩较强,产程进展顺利,多数能经阴道分娩。若试产2~4小时,胎头仍迟迟不能入盆,或伴有胎儿窘迫征象,应及时行剖宫产术结束分娩。若胎膜已破,为了减少感染,应适当缩短试产时间。
骨盆入口平面狭窄,主要为扁平骨盆的妇女,于妊娠末期或临产后,胎头矢状缝只能衔接于入口横径上。胎头侧屈使其两顶骨先后依次入盆,呈不均倾式嵌入骨盆入口,称为头盆均倾不均,若前顶骨先嵌入,矢状缝偏后,称前不均倾;若后顶骨先嵌入,矢状缝偏前,称后不均倾。当胎头双顶骨均通过骨盆入口平面时,即能较顺利地经阴道分娩。
3、中骨盆及骨盆出口平面狭窄的处理
在分娩过程中,胎儿在中骨盆平面完成俯屈及内旋转动作。若中骨盆平面狭窄,则胎头俯屈及内旋转受阻,易发生持续性枕横位或枕后位。若宫口开全,胎头双顶径达坐骨棘水平或更低,可经阴道助产。若胎头双顶径未达坐骨棘水平,或出现胎儿窘迫征象,应行剖宫产术结束分娩。
骨盆出口平面是产道的最低部位,应于临产前对胎儿大小、头盆关系做出充分估计,决定能否经阴道分娩,不应进行试产。若发现出口横径狭窄,耻骨弓下三角空隙不能利用,胎先露部向后移,利用出口后三角空隙娩出。临床上常用出口横径与出口后矢状径之和估计出口大小。若两者之和>15cm时,多数可经阴道分娩;两者之和在13~15cm时,多数需用胎头吸引术或产钳术助产;两者之和小于13cm,足月胎儿一般不能经阴道分娩,应行剖宫产术结束分娩。
4、骨盆三个平面均狭窄的处理
主要是均小骨盆。若估计胎儿不大,头盆相称,可以试产。若胎儿较大,有绝对性头盆不称,胎儿不能通过产道,应尽早行剖宫产术。
5、畸形骨盆的处理
根据畸形骨盆的种类、狭窄程度、胎儿大小、产力等情况具体分析。若畸形严重,头盆不称明显者,应及时行剖宫产术。
难产中医治疗:
难产一证,有虚有实。虚者阵痛微弱,坠胀不甚;实者阵痛剧烈,腹痛不已。治以调和气血为主。虚者补而调之,实者行而调之。分别采用养血益气,温经化瘀等法。但不宜过用攻破,以免耗气伤血,反致加重难产情况。
1.气血虚弱
【主证】分娩时阵痛微弱,宫缩时间短,间歇时间长。产程进展缓慢,或下血量多而色淡,面色苍白,神疲肢软,心悸气短。舌淡育薄,脉大而应成沉细而弱。
【分析】气血俱虚,无力促胎外出,故阵痛微弱,宫缩短而间歇时间长。阳气衰微,气虚不摄,故下血量多而色谈。血虚不能上荣,故面色苍白。气虚中阳不振,则神疲肢软,心悸气短。舌淡苔白,脉虚大或细弱,皆为气血虚弱之征。
【治法】大补气血。
【方药】蔡松汀难产方(经验方)。方中党参、黄芪大补元气;当归、白芍、川芎养血活血;茯神健脾宁心;枸杞滋补肝肾;龟板填精补血,润胎催产。
2.气滞血瘀
【主证】分娩时腰腹疼痛剧烈,宫缩虽强,但间歇不匀,产程进展缓慢,或下血暗红,量少。面色紫黯,精神紧张,胸院胀阿,时欲呕恶。舌红,苔正常或腻,脉弦大而至数不匀。
【分析】气滞血瘀,气血运行受阻,胎儿欲娩不出,故腰腹剧痛,辗转不安,久产不下。因气滞血行不畅,故血色暗红,量少。气血凝滞,气机不利,升降失调,故面色紫黯,胸闷脘胀,时欲呕恶。舌黯红,脉弦大,均为气滞血瘀所致。
【治法】理气活血,化瘀催产。
【方药】催生饮(《济阴纲目》)加益母草。方中芎、归、益母草活血,大腹皮、枳壳破气散结下胎,白兰芳香通窍。共奏行气活血,催生下胎之功。
3.其他疗法
1)一般处理
首先应解除孕妇的思想顾虑,消除紧张情绪,鼓励产妇多进饮食,使产妇有适当的休息和睡眠,保持产妇有充沛的精力,排空膀胱,全身情况改善后,产力常可恢复正常。
2)针灸
取穴:取合谷(双)、三阴交(双)、支沟(双)、太冲(双)等穴位。
手法:强刺激,久留针。
如经上述处理,产程进展仍然缓慢,视其病情,必要时需手术助产。
(以上提供资料及其内容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