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库 > 颌面部淋巴管瘤

颌面部淋巴管瘤

概述

淋巴管瘤是淋巴管发育畸形所形成的一种良性肿瘤,常见儿童及青少年,好发于舌、唇,颊及颈部,按其临床表现及组织结构可分为毛细管型、海绵状型及囊肿型三类,毛细管型由淋巴管扩张而成,此扩张的淋巴管内含有淋巴液;海绵型者淋巴管扩张更为严重呈多个囊腔状;囊肿型淋巴管瘤则由扩张更加严重的淋巴管构成,其扩张形成多房性较大囊腔,囊腔内充满淋巴液,故此型又称囊状水瘤。常为先天性,多见于婴幼儿及青少年,好发于皮肤、皮下及黏膜,最常见于舌、唇、颊、口腔黏膜及颈部、颌下区。治疗已手术为主,全部或部分切除。

病因

1.淋巴管发育畸形。

2.先天性,生长缓慢的肿块,常有继发感染史。

检查

一、毛细管型

1.皮肤或粘膜上有小的圆形囊性结节状或点状病损,外观呈“蛙卵”状。

2.无色,柔软,边界不清,无压缩性。

二、海绵型

肿物状似海绵,表现为受侵组织的肥大畸形,如巨舌,巨唇等。

三、囊状水瘤 多位于颈部锁骨之上,柔软有波动,皮肤色泽正常,体位移动试验阴性。

诊断

诊断

1.瘤体外观特征(巨舌,巨唇,“蛙卵”状等)。

2.深部之淋巴管瘤为柔软包块,无压痛,无压缩性,穿刺能吸出淡黄色液体。

3.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

鉴别诊断

应与鳃裂囊肿相鉴别

1.囊状水瘤常见于婴幼儿,肿块较鳃裂囊肿要大,穿刺物为透明,淡黄色水样液体,此特点可与鳃裂囊肿相鉴别。

2.海绵状血管瘤发生于颈侧区的海绵状血管瘤有时易与鳃裂囊肿混淆,浅表位置者表面皮肤呈蓝色,位置深在者无色泽变化,但血管瘤多有压缩性,或可扪及静脉结石,低头时肿瘤增大等特点,穿刺为血液,此为最重要的鉴别点。

预防

颌面部淋巴管瘤西医治疗

1、手术治疗为主。

2、可辅助使用低温、镭射等治疗手段。

淋巴管瘤的治疗,主要是采用外科技术切除,对范围较大的肿瘤可分期切除,海绵状淋巴管瘤可用奎宁乌拉坦注射,毛细管型对低温或镭射治疗有一定的效果,但还不够理想,囊状水瘤宜争取早期手术,颈部囊状水瘤由于胚胎发育关系常包绕颈部重要血管和神经,术前应在思想上、技术上作好准备。

颌面部淋巴管瘤中医治疗

当前疾病暂无相关疗法。

(仅供参考,详细请询问医生)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53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