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癌多为高分化的鳞状细胞癌,以溃疡型为最多见。下牙龈较上牙龈多发,肿瘤生长缓慢,男性多于女性,临床可表现为溃疡或乳头状突起。早期肿瘤侵犯牙槽突及颌骨,出现牙齿松动、移位,甚至脱落。局都伴有疼痛。上颌牙龈癌可侵入上颌窦,下颌牙龈癌可侵及口底及颏部,向后侵及磨牙后区及咽部时,可引起张口困难。
口腔癌的原因至今尚未完全认识,但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多数口腔癌的发生与环境因素有关,一些外来因素象热、慢性损伤、紫外线、X线及其它放射性物质都可成为致癌因素,例如舌及颊粘膜癌可发生于残根、锐利的牙尖、不良修复体等的长期、经常刺激的部位。
其他因素(30%):内在因素如神经精神因素、内分泌因素、机体的免疫状态以及遗传因素等都发现与口腔癌的发生有关,口腔癌发病前通常都有一癌前病变阶段,如口腔粘膜白斑,创伤性溃疡,乳突状瘤等。
1.下牙龈多于上牙龈,生长较慢,多表现为溃疡型。
2.向牙槽突及颌骨浸润破坏骨质可引起牙松动和疼痛。
3.向后发展到磨牙后区及咽部时,可引起张口困难。
4.可向颈部淋巴结转移,下颌牙龈癌多转移到患侧颌下及颏下淋巴结,然后转移到颈深淋巴结;上颌牙龈癌则转移到患侧颌下及颈深淋巴结。
5.X线检查示颌骨呈“扇形”骨质破坏,边缘呈虫蚀状。
诊断
牙龈癌的诊断并不困难,活检确诊也很方便,早期的牙龈癌,特别是局限在牙龈缘或牙间乳头部时很易误诊为牙龈炎或牙周炎;其次,早期特别是弥散性牙龈边缘的溃疡病损伴有疼痛时还可误诊为牙龈结核,临床上在诊断上述疾病时应警惕牙龈癌的可能性。
鉴别诊断
晚期牙龈癌应与原发性上颌窦癌及下颌骨中心(央)性癌相鉴别,因其在处理及预后估计上都不相同。
上颌窦癌:早期不易发现,但以后可能出现鼻塞,鼻出血及一侧鼻分泌物增多等症状,如向下发展,可使上牙松动和疼痛;向上发展,则可使眼球突出,有时发生上唇麻木感;向后方发展,可导致张口困难。
牙龈癌西医治疗
一、外科手术
1、原发癌的处理
即使是早期的牙龈癌,原则上均应行牙槽突切除而不仅仅是牙龈切除术。较晚期的应作下颌骨矩形或上颌骨次全切除术。如已侵及下颌神经管(已出现下唇麻木)应作孔间骨段切除术(例如下颌孔至同侧或对侧颏孔)直至半侧或超越中线的下颌骨切除术。牙龈癌已穿入上颌窦者应行全上颌骨切除术。临床上不能确定上颌窦侵犯程度时,在决定上颌骨切除术式前,应常规先行上颌窦前壁开窗,探查肿瘤是否已进入上颌窦以后,方能确定行次全或全切除术。对已侵犯邻近组织的晚期牙龈癌,应视情况行扩大的根治性切除术。
对于骨质破坏程度的判断也是决定手术范围的一项重要的指标。目前临床上都结合X线摄片来确定。晚近有报道采用单光子发射体层摄影(SPECT)技术可获得更早期和更准确的骨形成或破坏信息,即比X线表现所获得的信息更早期和更准确。此对决定骨组织受侵程度,包括牙龈癌骨质侵犯程度的确定是一项有意义的发现,而且有助于制订治疗方案。
2、转移癌的处理
下牙龈癌的颈淋巴转移率在35%左右。临床上早期的上颌牙龈癌淋巴结属NO者可以严密观察,一旦发现转移应行治疗性颈清术。早期下颌牙龈癌可考虑同期行肩胛舌骨上淋巴清扫术。
超越中线或一侧接近中线的晚期牙龈癌也可发生对侧颈淋巴结转移,应根据具体情况考虑手术方案。
牙龈癌多为高分化鳞癌,且早期即可侵犯骨质,故手术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其他方法根据病变的具体情况选做综合治疗措施,或作为姑息治疗手段。
早期范围局限X线片表现牙槽骨的浅基状吸收的牙龈癌,应行包括牙槽突在内的牙龈切除术;牙槽突表现浸润性虫蚀状破坏时应行下颌骨受累区外2cm的方块切除或上颌骨的次全切除;侵及下颌神经管的牙龈癌考虑癌细胞可沿下颌孔扩散,应作下颌孔至同侧颏孔的孔间骨段切除术。下颌骨的缺损可考虑进行血管化或非血管化的同期植骨,在植骨的基础上也可进行种植体植入术,最大限度地恢复咬合功能。上颌牙龈癌应作上颌骨次全切除术,如波及上颌窦,应作一侧上颌骨全切除术,如已出现上颌窦顶或后壁侵及时应行扩大上颌骨切除术,切除后的缺损可用钛网支架骨移植术或赝复体修复。对已广泛浸润周围软组织的晚期牙龈癌,应根据患者的全身情况和局部情况行扩大的根治性切除术或姑息性的非手术治疗。
下颌牙龈癌颈淋巴结转移率较高,在行下颌骨切除术时可考虑一并进行选择性颈淋巴结清扫术。上牙龈癌一般不做同期的颈淋巴清扫术,对NO期的上颌牙龈癌可考虑在原发灶切除后严密观察,如出现颈淋巴结转移时再进行根治性治疗也不会影响治疗效果。
二、放射治疗:可作为综合治疗方法在术前和术后应用,可有效提高术后5年生存率。
三、化学治疗:对牙龈癌虽有一定效果,但单用效果不佳,应作为综合治疗手段之一,在手术前后使用,提高治疗效果,也可作为晚期癌肿的一种姑息性治疗手段,对减轻癌性疼痛,延长生存期有一定效果。
四、免疫疗法:作为综合治疗手段之一已被证实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可在手术治疗前后配合应用。
一般性手术的预防性抗感染选用磺胺类药(如复方新诺明)或主要作用于革兰氏阳性菌的药物(如红酶素、青酶素等);手术范围较大,同时植骨或同时作较杂复修复者则一般采用联合用药,较常用为:作用于革兰氏阳性菌的药物(如青酶素)+作用于革兰氏阴性菌的药物(如庆大酶素)+作用于厌氧菌的药物(如灭滴灵);手术前后感染严重或术创大,修复方式复杂者可根据临床和药敏试验选择有效的抗生素。 化学药物治疗可于术前或术后配合应用,因其副作用较为严重,应在医师指导下对血象等严密观察下应用。
牙龈癌中医治疗
一、外治法
信梅乳没散合玄珠散:前者为白蓓、乳香、没药、青黛、黄连、冰片、甘草各1.5克,硼砂3克、大枣15克。将大枣去核切片,白蓓研末加入,均放于瓦上用炭火炙至枣枯烟尽为度,取出候冷研细,再将余药研细加入。后者为朱砂、鹿角霜、硼砂、贝母、石膏各3克,牛黄0.3克,黄柏、鸡内金、甘草、冰片各1.5克,共研细末。用法:霜梅乳没散6克、玄珠散12克混匀,撒于溃疡面,每日5~6次。主治牙龈癌早期患者。
二、单验方
1、南沙参,蚤休,半枝莲,紫草根,白花蛇舌草,桔梗,甘草。水煎服,日1剂。
2、六神丸,含化。
3、梅花点舌丹,含化。
三、针灸疗法
1、体针取合谷、颊车、内庭、下关、太息、阴谷、照海等。每次3~4穴,实证用泻法,强刺激;虚证或虚实挟杂用平补平泻。
2、耳针:耳中颌、下颌屏尖、神门、皮下肾上腺、咽部、心、脾、肾胃等,用泻法或补泻兼施,或埋针。
3、穴位注射:取足三里、心俞、脾俞、丰隆等穴选用VitB12和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隔日一次。
(以上提供资料及其内容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