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库 > 巨细胞病毒感染症

巨细胞病毒感染症

概述

巨细胞包涵体感染是由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 ,CMV)引起的先天性或后天性感染,有两种类型,多数成为唾液腺的不显性感染或慢性感染而长期存留,另一种是全身性疾病,称巨细胞包涵体病(cytomegalic inclusion disease),比较少见,主要侵犯小婴儿,其特点是在很多器官组织内发现含核内和胞浆内包涵体的巨大细胞,并伴有全身症状,是宫内病毒感染导致胎儿畸形的重要原因之一。

病因

传播途径

(1)先天性感染:孕妇感染CMV后,通过胎盘将此病毒传播给胎儿,母亲在感染后可产生抗体,以后再次生育胎儿受感染的机会较少或症状较轻,甚至无症状,但不能完全阻止垂直传播的发生。

(2)后天获得性感染:包括①围产期新生儿经产道或母乳感染,②密切接触感染,主要通过飞沫或经口感染,常经玩具传播给其他儿童,③经输血,器官移植感染。

人群易感性

年龄愈小,易感性愈高,症状也愈重,年长儿多呈不显性感染,CMV为细胞内感染,虽血中有抗体,也不能避免细胞内此病毒的持续存在,故初次感染后,CMV很难被宿主完全清除。

流行特征

CMV感染普遍存在于人类,感染呈世界性分布,CMV有不同的病毒株,抗体不能保护患儿免受其它病毒株的感染,CMV感染的发生与年龄,地区,经济状况有关,在居住拥挤,卫生条件差的地方感染率较高,在10%~25%健康人唾液中,10%健康妇女的宫颈中,2%~5%孕妇尿中,1%新生儿尿中,1%~2%青年的血中可发现此病毒,60%~90%成人血液中可含CMV的抗体,首都儿科研究所(1987)用ELISA测定北京地区30岁以上正常人群CMV-IgG抗体阳性率为90%。

母体患原发CMV感染时,此病毒广泛存在于宿主的各种器官内,可随血流通过胎盘而感染胎儿,尤其在妊娠4个月内,更易造成胎儿损害,胎儿早期感染后,引起宿主细胞的细胞免疫耐受,从而允许病毒在细胞内缓慢增殖,造成器官损害,其后果严重者则引起流产,死产,轻则造成出生体重偏低或畸形,婴儿先天性感染常带有明显的遗留损害的危险,特别是对中枢神经系统影响较多。

妊娠期复发感染不一定导致胎儿先天性感染,此时母体病毒量较原发者少,婴儿经宫颈感染时,在出生头几个月内有被感染的高度危险,后天获得性感染大都无症状,但可持续或间歇性排出病毒,发病时症状亦较轻。

检查

本病临床表现轻重不等,全身性巨细胞包涵体病主要发生于新生儿和幼婴期,如此时见到黄疸,肝脾肿大,皮肤瘀点,小头畸形,颅内钙化等,应注意与弓形体病,败血症,先天性胆道梗阻,乳儿肝炎,全身性单纯疱疹,先天性白血病,先天性风疹综合征等鉴别,智力低下,运动障碍,脑性瘫痪等症状一般在较大婴儿才能被发现。

儿童期出现下列情况时,要考虑获得性巨细胞包涵体病的可能性:①不能以其他病因解释的慢性肝病或迁延性间质性肺炎;②临床类似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但抗EB病毒衣壳抗原的嗜异凝集试验阴性,往往发生于手术(尤其开心手术)后接受大量新鲜血者;③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慢性消耗性疾病患儿(如白血病,恶性肿瘤),接受器官移植的受者,如发生较严重的肺炎,往往是CMV感染所致。

遇到上述情况时,要进行病毒学和血清学检测才能明确诊断。

大多CMV感染是不显性的,感染后的表现多种多样,有症状者分为两个类型:

1、先天性感染: 约10%患儿在出生后有明显症状,表现为肝脾肿大,持续性黄疸,皮肤瘀点,小头畸形,脉络膜视网膜炎,智力低下和运动障碍等,上述任何一项表现都可单独存在,并可伴有生长缓慢,烦躁,有时发热,体温自微热至40℃,但因出生时仅有一小部分患儿有临床症状,故多数不能确定诊断,如生后数月至数年才出现症状者,也可表现为听力丧失,轻度神经系统症状及发育障碍,以致影响学习,先天性巨细胞包涵体病患儿,可出现各种先天畸形,可有痉挛状态,两侧瘫痪,癫痫样抽搐,视神经萎缩,耳聋(约10%患儿发生耳聋),并可对细菌感染的敏感性增加,有的无症状先天性CMV感染的患儿,虽体格发育正常,仍可有先天畸形及听力损害,但其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均低于有症状的患儿。

2、获得性感染: 本病为自限性疾病,临床表现一般较轻,虽然多数婴儿为亚临床感染,但其症状的发生率仍较成人为高,表现为肝,脾和淋巴结肿大,皮疹,支气管炎或肺炎等,也可出现肝炎,与先天性感染患儿不同者为神经系统极少被侵犯,儿童期感染常通过呼吸道获得,常为不显性,但成为长期带毒者,偶可出现迁延性肝炎或间质性肺炎,多次接受新鲜血液输血的患儿,也可发生此病,其表现可酷似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但EB病毒衣壳抗原的嗜异凝集反应和IgM抗体始终阴性,也可引起溶血性贫血或感染性末梢神经炎,不显性CMV感染的激活常发生于各种因素使机体免疫力降低的情况下,可使潜在的病毒感染被激活而发病,这些因素包括妊娠,器官移植,应用免疫抑制剂或抗代谢药物,外科手术,巨血病,肿瘤等,可出现肺炎,肝炎视网膜炎,间质性肺炎是骨髓移植受者CMV感染最严重的后果,其发生率达40%,病死率达90%,AIDS患儿具有较高的CMV感染率,其特点是迁延的病毒血症,病情呈进行性发展,常为最常见的死因。

诊断

诊断

本病临床表现轻重不等全身性巨细胞包涵体病主要发生于新生儿和幼婴期如此时见到黄疸肝脾肿大皮肤瘀点小头畸形颅内钙化等。

鉴别诊断

应注意与弓形体病败血症,先天性胆道梗阻,乳儿肝炎,全身性单纯疱疹,先天性白血病,先天性风疹综合征等鉴别。

预防

巨细胞病毒感染症西医治疗

1、可应用各种抗病毒制剂如GCV、抗巨细胞病毒的免疫球蛋白制剂、干扰素及转移因子等。但这些药物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往往停药后病毒又潜伏地回升。

2、最近,美国学者研制出两种活疫苗,初试后颇见效。一种是由AD169菌株研制成的;另一种是从TOWn菌株制成的,经非肠道给药后,已明显表现出有抗巨细胞病毒的效能,CMV抗体升高,导致免疫功能增强。

3、丙氧鸟苷(ganciclovir DHPG)有防止CMV扩散作用。如与高滴度抗CMV免疫球蛋白合用,可降低骨髓移植的CMV肺炎并发症死亡率,如果耐丙氧鸟苷的CMV感染可选用磷甲酸钠,虽能持久地减少CMV扩散,但效果比前者差。

4、阿昔洛韦(无环鸟苷)及阿糖腺苷治疗其他疱疹病毒疾病有效,但对CMV感染起不了作用,但阿昔洛韦的衍生物DHPG(9-鸟嘌苓)在试管中作用较阿昔洛韦强25-50倍,但其副作用也大,中性粒细胞减少是其最主要的副作用,疗效及安全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巨细胞病毒感染症中医治疗

当前疾病暂无相关疗法。

(以上提供资料及其内容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53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