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库 > 睑外翻

睑外翻

概述

睑外翻(ectropion)是指睑缘离开眼球,向外翻转,睑结膜常不同程度地暴露在外,常合并睑裂闭合不全,下睑比上睑更常见。轻者睑缘后唇离开眼球,外翻如涉及内眦侧泪点外翻则引起泪溢,重者睑结膜暴露,甚至眼睑闭合不全。睑外翻按其发生原因可分为瘢痕性、麻痹性、老年性、痉挛性四类。睑结膜因外翻后长期暴露而发生慢性结膜炎,导致分泌物增多,结膜干燥、肥厚并充血。

病因

①瘢痕性:最为常见,由于眼睑外伤、烧伤、眼睑溃疡、眶骨骨髓炎或睑部手术不当等所造成的皮肤瘢痕牵引所致。

②老年性:仅见于下睑,由于老年人的眼轮匝肌功能减弱,眼睑皮肤及外眦韧带也较松弛,使睑缘不能紧贴眼球,终因下睑本身重量下坠而外翻,加上外翻引起的泪溢,慢性结膜炎,使患者频频向下擦泪,加剧了外翻的程度。

③痉挛性:由于眼睑皮肤紧张,眶内容充盈,眼轮匝肌痉挛,压迫睑板上缘(下睑者为睑板下缘)所致。常见于患泡性结角膜炎的小儿,或高度眼球突出的患者,仅见于下睑。

④麻痹性:仅见于下睑,由于面神经麻痹,眼轮匝肌收缩功能丧失,下睑因其自身重量下垂,致使睑外翻。

老年性(30%):

仅见于下睑,由于老年人的眼轮匝肌功能减弱,眼睑皮肤及外眦韧带也较松弛,使睑缘不能紧贴眼球,终因下睑本身重量下坠而外翻,加上外翻引起的泪溢,慢性结膜炎,使患者频频向下擦泪,加剧了外翻的程度。

痉挛性(25%):

由于眼睑皮肤紧张,眶内容充盈眼轮匝肌痉挛压迫睑板上缘(下睑的睑板下缘)所致,常见于患泡性结角膜炎的小儿,或高度眼球突出的患者,仅见于下睑,由于面神经麻痹,眼轮匝肌收缩功能丧失,下睑依其本身的重量下垂面形成外翻。

瘢痕性(25%):

由于眼睑外伤,烧伤,眼睑溃疡,眶骨骨髓炎或睑部手术不当等所造成的皮肤瘢痕牵引所致。

检查

1.因泪小点外翻,发生溢泪。

2.暴露部分的结膜变充血、肥厚、干燥、粗糙,甚至呈表皮样改变。

3.严重者可导致睑闭合不全及暴露性角膜炎。

诊断

根据患者年龄,有无外伤手术史,结合临床表现,容易做出诊断。

预防

睑外翻西医治疗

(1)瘢痕性:睑外翻须手术治疗,游离植皮术是最常用的方法,原则是增加眼睑前层的垂直长度,消除睑缘垂直方向的牵拉力。

(2)老年性:轻者应嘱其向上擦泪,以减少或防止外翻加剧。重者手术矫正,以缩短睑缘为原则,最简易的方法是在结膜睑板层及皮肤肌肉层各做一个三角形切除,然后缝合之。睑外翻也可行整形手术,做Z形皮瓣矫正,或以V、Y改形术。

(3)麻痹性:积极治疗原发病,轻者涂眼膏及眼垫包扎,重者应行眼睑缝合术以保护角膜。睑外翻关键在于治疗面瘫,可用眼膏、牵拉眼睑保护角膜和结膜,或做暂时性睑缘缝合术。 依患者睑外翻的病因不同而选择相应的手术方式是至关重要的,合理的手术操作能达到手到病除的效果。术后需包扎,服用抗生素,依手术方式不同术后拆线时间各有长短。

(4)痉挛性睑外翻:积极治疗原发病。

睑外翻中医治疗

本病初期,眼感干涩不适,流泪不爽。胞睑向外翻转贴于外睑之上,如舌唇状,致使胞睑不能完全闭合,白睛、黑睛不同程度暴露,日久白睛干燥发红,粗糙增厚。甚者黑睛干燥混浊,生翳溃陷,严重危害视力。

(1)脾胃湿热复感风邪

症候:下胞睑外翻,睑内红赤,白睛干燥,眵泪俱多。全身可有胸闷脘痞,食少倦怠,大便溏泄,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疏风,健脾除湿。

方药:龙胆丸、除湿汤或黄芪汤加减。龙胆丸:苦参、龙胆草、牛蒡子(炒),各等分;

除湿汤:滑石25g,车前子12g,薏苡仁、干地黄各30g,茯苓15g,白鲜皮、苦参、连翘、银花各12g,荆芥、防风各10g,甘草6g。若痒甚加生地、赤芍、丹皮;若湿烂甚加白芷、地肤子。

黄芪汤:黄芪、茺蔚子各60g,防风45g,地骨皮、茯苓、川大黄、人参、黄芩各30g,甘草15g。若眼翻粘睑,可加羌活、木瓜胜湿通络,赤芍、丹参活血化瘀。

(2)肝风内动

症候:胞睑外翻,突然发生。久则白睛干燥发红,黑睛混浊生翳,泪出汪汪。常伴有手足不利,步态不稳,口眼㖞斜,舌红苔薄黄,脉弦细。

治法:驱风通络解痉。

方药:排风散加减。天麻、桔梗、防风各60g,乌梢蛇、五味子、细辛、赤芍、干蝎各30g。上为细末,每服3~4.5g,食后,米饮调下。可加当归、郁金、川芎行气活血以助通络。

另外,因疤痕收缩引起的睑外翻,应以手术治疗为主。

针灸

体针疗法:刺睛明、攒竹、承泣承位、太阳、合谷、足三里等穴,1次/日,留针30分钟,10次为1个疗程。

(以上提供资料及其内容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53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