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闭角型青光眼(chronic angle-closure glaucoma)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眼压升高时前房角关闭,发作时眼前部没有充血,自觉症状不明显,没有急性发作症状与体征。根据虹膜和前房角形态分为两型,虹膜膨隆型和虹膜高褶型。多数病人有反复发作的病史,其特点是有不同程度的眼部不适,发作性视朦与虹视,冬秋发作比夏季多见,多数在傍晚或午后出现症状,经过睡眠或充分休息后,眼压可恢复正常,症状消失,少数人无任何症状。
可发生于青年、成年人的各年龄组,无明显性别差异,眼局部解剖特点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相似,情绪紊乱,过度疲劳,可为眼压升高的诱因。
1、内因
解剖及生理方面的因素。
(1)解剖结构上正常范围内的变异和遗传上的缺陷:如小眼球,小角膜,远视眼,浅前房,高褶红膜末卷,使其前房浅房角窄,导致房水排出障碍。
(2)生理性改变:瞳孔阻滞,前房浅房角窄,瞳孔中度散大是其重要条件,加上年龄的增长,晶体随年龄而增长,逐步紧贴瞳孔缘,使虹膜与晶体之间形成瞳孔阻滞,致后房压力高于前房压力,加上角膜巩膜弹性减弱,对压力骤增无代偿能力,因而推周边虹膜向前,虹膜膨隆闭塞房角,致眼压增高。
2、外因
(1)情绪激素:中枢神经功能紊乱,疲劳、大脑皮质兴奋抑制失调,间脑眼压调节中枢障碍,血管运动神经紊乱使色素膜充血,水肿,交感神经兴奋使瞳孔散大,均可使虹膜根部拥向周连,阻塞房角。
(2)点散瞳冻结,暗室试验或看电影,电视时间过长使瞳孔散大,房角受阻而导致眼内压增高。
眼压升高后可以引起眼球一系列病理组织方面的改变。
1、急性阶段:表现为眼内循环障碍和组织水肿,角膜水肿,虹膜睫状体充血,水肿乃至渗出,球结膜上血管扩张,视网膜血管扩张,充血以至出血。
急性闭角青光眼初期,虹膜基质高度充血和水肿,虹膜根部向前移位和小梁网密切接触,使前房角更窄或完全闭塞,在这期间前房角仅仅是相互接触,尚未发生机化愈着,急性期征象过后即可解除,如治疗不当或反复发作,使虹膜根部和小梁网长期接触之后,虹膜基质和房角小梁网状结构发生纤维化和变性,产生永久性粘连,闭塞的前房将不再度开放,施氏管也因受压而变形,房角永久失去房水导流的功能。
2、慢性阶段:表现为组织变性或萎缩,如角膜变性引起的大泡性角膜炎,虹膜睫状体的萎缩及色素脱落,视网膜视神经萎缩以及典型视乳头青光眼杯的形成。
原发性青光眼多为双眼发病,可先后发生且具有家族遗传史,与遗传有关。
多数患者有反复发作的病史,其特点是有不同程度的眼部不适,发作性视w怯牒缡踊蛲吠矗冬秋发作比夏季多见,多数在傍晚或午后出现症状,经过睡眠或充分休息后,眼压可恢复正常,症状消失,少数人无任何症状。
根据虹膜和前房角形态分为两型:
1.虹膜膨隆型
前房浅,房前窄,虹膜膨隆,发作时有眼压升高、虹视、视w恰⑼坊琛⒀壅偷龋反复发作后,基压(系24小时的最低眼压)逐渐升高,房角出现周边虹膜前粘连,与角膜背面相巾,高眼压时,瞳孔轻度散大。
主要症状:
(1)反复性间歇性眼压升高和眼痛,视力下降,常伴有轻度充血和虹视,一般天大发作仅仅小发作,或轻微自觉症状。
(2)角膜后有少许色素沉着,但无青光眼斑,虹膜亦无萎缩现象。
(3)当眼压高至4.7kPa(35mmHg)时,房角就有部分关闭,但眼压下降恢复正常时,房角又恢复正常。
(4)激发试验暗室及暗室俯卧试验阳性。
(5)病变晚期,眼底及视野相继出现青光眼性改变。
2、高褶虹膜型
这是一种无瞳孔阻滞的闭角青光眼,又称短房角型青光眼,这类患者前房深度正常,瞳孔阻滞不明显,主要由于周边虹膜呈高褶而紧贴到小梁部位,使房水外流受阻。
虹膜呈高褶状,前房中央深,但房角窄,在房角镜下,虹膜前表面外观正常,甚至轻度凹陷状,但其根部赘长,可以隆起于房角,形成高原虹膜,故又称根赘性青光眼。当瞳孔扩大后,周边虹膜褶入到窄房角中与小梁接触,在房角尖端规程、接触、阻挡房水流出,但前房角四个象限的改变并不完全一样,各象限的宽窄度有明显的差异,不一致,这是诊断慢性闭角青光眼的主要依据之一。
主要症状:
(1)早期无明显症状,眼压呈缓慢性上升。
(2)虹膜根部赘长,房角入口处窄,虹膜表面平坦,中央前房较深,而房角较短。
(3)瞳孔散大,视力下降。
(4)周边虹膜切除术后,散瞳可引起发作。
(5)晚期有典型青光眼性视野和眼底改变。
症状不典型时,关键在于观察高眼压下的前房角状态。当眼压升高时房角变窄,周边虹膜前粘连在各象限程度不一致,甚至在部分房角依然开放,而眼压下降至正常时,房角就变宽了。因此观察高眼压和正常眼压下的前房角状态,将有助于与开角型青光眼的鉴别。只有在具有正常眼压,视盘与视野,而房角窄但完全开放的可疑开角型青光眼,需要选择暗室试验、俯卧试验、散瞳试验等激发试验和房角镜以及UBM以助诊断。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西医治疗
1、药物治疗:药物可使高眼压暂时缓解,但不能阻止病变的继续发展,有些病人甚至在坚持用缩瞳剂治疗情况下,仍会出现眼压急性升高。
2、手术治疗:早期,周边虹膜后粘连出现之前,采用周边虹膜切除术或白内障摘除术。晚期,当房角在大部分闭塞时,应作小梁切除术或滤过性手术。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中医治疗
中医对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注重辩证调理,根据发病原理,调五脏、补气血,辩证施治。使五脏调和,阴阳均衡,目络畅通,而得血以滋养,从而达到扩大视野,提高视力的效果。这种治疗方法,可同时提高人体免疫力,促进细胞代谢,巩固治疗效果。
(以上提供资料及其内容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