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库 > 视网膜动脉阻塞

视网膜动脉阻塞

概述

视网膜中央动脉及其分支属于末梢动脉,除了视网膜睫状动脉以外,它是供应视网膜内层营养的唯一血管,血液供给障碍都可导致视网膜缺血缺氧,严重损害视功能。视网膜中央动脉的阻塞引起视网膜急性缺血,视力严重下降,是导致盲目的急症之一。故应早期诊断,立即抢救,如果有视网膜睫状动脉时,尚可保留一定的中心视力。

病因

视网膜动脉阻塞的原因可主要归纳为栓塞、动脉管壁改变与血栓形成、血管痉挛或以上因素的综合。临床上,90%患者都能查出一些有关的全身情况。青年患者动脉阻塞性疾病多与偏头痛、凝血机制异常、外伤、心脏病、镰刀细胞血液病及眼部异常,如视乳头埋藏玻璃疣及视乳头前动脉环有关。

检查

视网膜中央动脉完全阻塞时,视力即刻或于几分钟内完全消失。部分患者有先兆症状,无痛性一过性失明,数分钟后可缓解。反复发作数次后忽然视力急骤而严重下降。多数眼的视力降至眼前手动或数手指。视野颞侧周边常保留一窄区光感。约有4%的患者为无光感,瞳孔散大,直接对光反应消失。这种无光感的眼,除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外,可能还合并睫状循环阻滞与视神经的血供障碍。

诊断

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资料可以诊断。

鉴别诊断

1.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常双眼先后发病,眼底表现为视乳头水肿明显,视力轻度或中度降低,视野典型损害为与生理盲点相连的弧形暗点。

2.眼动脉阻塞:视功能受损更严重,视力通常光感或无光感,眼压降低,视网膜水肿更严重,可以没有黄斑区“樱桃红色”,但眼动脉阻塞导致视网膜中央动脉及睫状动脉血供同时中断,故在发病时,视网膜水肿混浊比本病更为严重,范围亦更为广泛,不能见到樱桃红斑(因脉络膜循环损害),病程晚期,眼底后极部有显著色素紊乱(色素增生和脱色斑),ERG检查a,b波熄灭或接近熄灭。

预防

视网膜动脉阻塞西医治疗

(一)治疗

必须争分夺秒地紧急抢救,以解除血管痉挛和使动脉内的栓子冲到较小的分支,缩小视网膜受损范围,可用血管扩张剂,如吸入亚销酸异戊酯;含化硝酸甘油片;球后注射普鲁卡因,乙酰胆硷或妥拉苏林;还可反复按摩眼球或行前房穿刺、以期降低眼压,促使血管扩张;亦可试用高压氧治闻(5%CO2、95%O2,减少组织缺氧)。近年来有用链激酶、尿激酶或纤维蛋白溶解解酶,以溶解血栓者。丹参注射液2~4毫升,肌肉注射,每日一次,有扩张血管,活血化瘀,理气开窍作用。中药治则是活血通络为主,兼以理气化瘀,方用四物汤加减。

对发病时间较短者应按急诊处理,发病48h内处理最好,否则治疗效果不佳。

1.降低眼压 使动脉灌注阻力减小。可采取按摩眼球,至少1min,使眼压下降,或作前房穿刺,也可口服或静脉注射乙酰唑胺等。

2.吸氧 吸入95%氧和5%二氧化碳混合气体,可增加脉络膜毛细血管血液的氧含量,从而缓解视网膜缺氧状态并可扩张血管。白天每小时吸氧1次,每次10min;晚上每4小时1次。

3.血管扩张药 急诊时应立即吸入亚硝酸异戊酯或舌下含化硝酸甘油。球后注射妥拉唑林25mg或12.5mg,每天或隔天1次。静脉滴注罂粟碱30~60mg,1次/d。也可口服菸酸50~100mg,3次/d。

4.纤溶制剂 对疑有血栓形成或纤维蛋白原增高的患者可应用纤溶制剂。静脉滴注或缓慢推注尿激酶10万~20万U;或用去纤酶静脉点滴。治疗过程中应注意检查血纤维蛋白原,降至200mg%以下者应停药。

5.其他 可口服阿司匹林、双嘧达莫等血小板抑制药和活血化瘀中药。此外,根据可能的病因,降低血压,治疗颈动脉病,有炎症者可用皮质激素、吲哚美辛等药物以及神经支持药物等。

以上各种治疗可综合应用,务求视力恢复至最大限度。同时作全身详细检查以尽可能去除病因。

(二)预后

视网膜对缺血非常敏感,有报告缺血半小时视网膜即坏死,也有报告动物实验证实猴眼视网膜能耐受缺血90~100min。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后1个半小时内进行抢救治疗视力恢复仍佳。一般而论,本病视力预后较差,因阻塞的部位和程度不同而有不同结局。一般病人就诊时间较晚,失去抢救时机。有人追踪观察60例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视力在0.1以下者占73%,O.2以上者占27%。有睫状视网膜动脉供应黄斑者预后好,91%的患者最后视力可达0.25~1.0。

视网膜动脉阻塞中医治疗

当前疾病暂无相关疗法。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53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