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咽炎(chronicpharyngitis)是指慢性感染所引起的弥漫性咽部病变,多发生于成年人,常伴有其他上呼吸道疾病,常因急性咽炎反复发作、鼻炎、鼻窦炎的脓液刺激咽部,或鼻塞而张口呼吸,均中导致慢性咽炎的发生。因为咽喉是脏腑的门户,脏腑虚火上升也会熏扰到咽喉,热气凝结不散,出现喉咙干、痒、有痰咳不出来的感觉,再加上一些外邪的入侵和刺激,也可逐步发展为慢性咽炎。
多为急性咽炎反复发作或延误治疗转为慢性;患有各种鼻病,因鼻阻塞而长期张口呼吸及鼻腔分泌物下流,致长期刺激咽部,或慢性扁桃体炎,龋病等影响所致。
全身因素(30%):各种慢性病,如贫血,便秘,下呼吸道慢性炎症,心血管疾病,新陈代谢障碍,肝脏及肾脏病等都可继发本病。
物理化学因素刺激(30%):如粉尘,颈部放疗,长期接触化学气体,烟酒过度等都可引起本病。
鼻咽干燥不适,有粘稠样分泌物不易咳出,故病人咳嗽频繁常伴有恶心,严重者有声嘶,咽痛,头痛,头晕,乏力,消化不良,低热等全身或局部症状,鼻咽部检查见粘膜慢性充血,增生肥厚,覆以分泌物或干痂。
因病程发展缓慢,病变部位隐蔽,故往往早期不易明确诊断,根据临床表现,仔细检查咽部,对于咽反向敏感或不能配合检查的病人采用纤维鼻咽镜检查,必要时做活检,以明确诊断,排队鼻咽肿瘤,摄颅底X线片及颅脑CT或磁共振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
一、是慢性单纯性咽炎,表现为咽部粘膜慢性充血;
二、是肥厚性咽炎,主要表现为咽部粘膜充血肥厚,粘膜下有广泛的结缔组织及淋巴组织增生;
三、是慢性萎缩性咽炎,主要表现为粘膜层及粘膜下层萎缩变薄,咽后壁有痂皮附着,分泌减少。
中医将本病归纳为三种类型:
一、阴虚火炎型:咽部不适,痛势隐隐,有异物感,粘痰量少,伴有午后烦热,腰腿酸软,舌质红,脉象细数。
二、痰阻血瘀型:咽部干涩,痛呈刺痛,咽肌膜深红,常因频频清嗓而恶心不适,舌质红,苔黄腻,脉滑而数。
三、阴虚津枯型:咽干甚痒,灼热燥痛,饮水后痛可暂缓,异物感明显,夜间多梦,耳鸣眼花,舌质红少津,脉细数。
慢性咽炎西医治疗
药物治疗:找出致病原因,针对病因治疗。此外,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甚为重要。根据病情给予全身或局部用药。特别要注意鼻腔滴药,一般常用0.5%~1%氯麻液及0.5%可的松液或其他配剂的药液,通过鼻腔流入鼻咽部,可取得显著疗效。
慢性咽炎中医治疗
一、穴位电疗
1、取穴
主穴:风池、天突、扶突、大椎。
配穴:阿是穴。
阿是穴位置:双颈三角区。
2、治法
先取主穴。用电疗机治疗。将电极板置双风池穴,向下向外侧移动,移至双颈三角区时加大电量。至整个咽部有流水样麻木感及咽部紧缩感、舒适感,再点状送电2~4分钟。其感应电量为5~7伏。然后,以3~4伏电量负极置天突穴,正极置大椎穴,点状送电2~4分钟,将负极分别移至双侧扶突穴点状送电1~2分钟。上法每日1次。如治疗5次无明显疗效,取配穴,外敷中药(山豆根、威灵仙各10克,共为粗粉,以温盐水湿润纱布包裹),用直流电导入10~20分钟。亦每日1次。上述方法10次为一疗程。
穴位敷贴
1、取穴
主穴:天突。
2、治法
每次仅取1穴。用市售之伤湿止痛膏剪成直径2厘米之圆片,局部用75%酒精消毒后贴敷。每日换贴1次,10次为一疗程。
中药方剂
1、中药方剂
辨证肺肾阴虚,咽喉失其润养。
【治法】 滋养肺肾。
【方名】 咽喉甘露饮。
【组成】 二冬,二地,二芍,元参,元芩,石斛,杷叶,甘草,玉蝴蝶。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2、中药方剂
【辨证】 虚火上炎。
【治法】 滋阴凉血,清热利咽。
【方名】 新加甘露饮。
【组成】 麦冬,生地,玄参,豆根,黄芩,杷叶,石斛,射干。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3、中药方剂
【辨证】 肺肾阴虚。
【治法】 养阴清热利咽。
【方名】 利咽汤。
【组成】 玄参,麦冬,丹皮,赤芍,桔梗,射干,生甘草,玉蝴蝶,瓜蒌皮,蝉衣。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以上提供资料及其内容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