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库 > 斑秃

斑秃

概述

斑秃(Alopecia areata)是一种骤然发生的局限性斑片状的脱发性毛发病,其病变处头皮正常,无炎症及自觉症状。本病病程经过缓慢,可自行缓解和复发。若整个头皮毛发全部脱落,称全秃(alopecia totalis);若全身所有毛发均脱落者,称普秃(alopecia universalis)。

病因
神经精神因素(35%):

目前病因尚不明了,神经精神因素被认为是一个重要因素,不少病例发病前有神经精神创伤如长期焦急,忧虑,悲伤,精神紧张和情绪不安等现象,有时病人在病程中,这些精神因素可使病情迅速加重。

遗传过敏(20%): 

约10%~20%的病例有家族史,有报告单卵双生者同时在同一部位发生斑秃,还有报告一家4代均有斑秃,认为是遗传缺陷性疾病,从临床累积的病便看出,具有遗传过敏性体质的人易伴发斑秃,美国统计患斑秃的儿童患者中18%有湿疹或哮喘,或者两者兼有;成人斑秃患者约占9%;全秃的儿童患者比便更高,占23%,日本统计的斑秃患者有遗传过敏体质者占10%,荷兰则高达52.4%,不过荷兰确立遗传过敏体质的依据,是把阳性皮肤试验和遗传过敏家族史者也包括进行了,因此各国家及地区对遗传过敏体质的诊断标准不同,数据也无法进行比较,国内陈盛强做的一项斑秃与人白细胞抗原的相关研究表明:斑秃病人的HLA-A9抗原频率(16.67%)较正常人(32.65%)显著降低,从实验的角度支持斑秃的遗传过敏因素。

自身免疫 (15%): 

班秃患者伴有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比率比正常人群高,如伴甲状腺疾病者占0~8%;伴白癜风者占4%(正常人仅1%),而斑秃病人中有关自身抗体的研究报告不一,有说存在的,也有说未找到的,国内张信江的一项关于T细胞亚群及β2微球蛋白的研究中提示斑秃患者存在着T细胞网络紊乱及体液免疫失调。

Down综合征(15%): 

Down综合征中斑秃发生率增高,常为全秃或普秃,这些病人中自身抗体的存在了明显增多。

目前尚不能肯定斑秃就是自身免疫性疾病,但其可伴发自身免疫性疾病,对皮质激素暂时有效等,提示倾向于自身免疫学说。

日本Ikeda经长期调查研究认为斑秃可分为四型,各型的发病年龄,临床表现及其预防均不同。

Ⅰ型,遗传过敏性(10%):发病早,病程长,有75%发展为全秃。

Ⅱ型,自身免疫性(5%):常于40岁以后发病。

Ⅲ型,高血压前性(4%):青年成人发病,其双亲或双亲之一为高血压患者,病情迅速,全秃的发生率为39%。

Ⅳ型,寻常型(83%):不属于Ⅰ~Ⅲ型者,发病于儿童后期或青年人,总病程常在3年内,单个斑秃可在6个月内长头发,6%发生全秃。

检查

【临床表现】

斑秃可发生在从婴儿到老人的任何年龄,但以中年人较多,性别差异不明显。

本病长于无意中发现或被他人发现,无自觉症状,少数病例在发病初期患处可有轻度异常感觉。

初起为1个或数个边界清楚的圆形或椭圆形脱发区,直戏约1~2cm更大,脱发区的边缘处常有一些松而易脱的头发,有的已经折断,近侧端的毛往往萎缩,如将该毛发拔出,可以看到该毛发上粗下细而像惊叹号(!),且下部的毛发色素也脱失,这种现象是进展期的征象,脱发现象继续增多,每片亦扩展,可互相融合形成不规则形,如继续进展可以全秃,严重者眉毛,睫毛,腋毛,阴毛和全身毳毛也都脱落,即为普秃。

脱发也可停止,此时脱发区范围不再扩大,边缘毛发也较牢固,不易拔出,经过若干月份,毛发可逐渐或迅速长出,也有的病人先长出白色茸毛,以后逐渐变粗变黑,长长,成为正常头发。

脱发的头皮正常,光滑,无炎症现象,有时看上去较薄稍凹,这是由于头发和发根消失之故,而非真正头皮变薄。

儿童发生于枕头发际的秃发称为ophiasis。

 

诊断

根据突然发生,圆形或椭圆形脱发,脱发区头皮正常,不难诊断,须与下列疾病鉴别:

1.白癣 不完全脱法,毛发多数折断,残留毛根不易被拔出,附有鳞屑,断发中易查到霉菌,好发于儿童。

2.梅毒性秃发 虽也呈斑状秃发,头发无疤痕形成,但边缘不规则,呈虫蛀状,脱发区脱发也不完全,数目众多,好发于后侧,伴有其他梅毒症状,梅毒血清学检查阳性。

3.假性斑秃 患处头皮萎缩,光滑而带有光泽,看不见毛囊开口,斑片边缘处无上粗下细的脱发。

预防

斑秃西医治疗  

每次阿是穴与风池穴必取。配穴多取颈腰骶部。以阳性反应点为叩刺重点。针具可用普通皮肤针,亦可用电梅花针。如为单头电梅花针,叩刺前,给病人手握铜棒,双头电梅花针则均由术者掌握。启动开关,电流强度以病人能耐受为度,频率70~90次/分。叩刺方法电梅花针和普通皮肤针相同。首先密刺脱发区,落针均匀,从脱发区边缘开始呈螺旋状向中心绕刺,然后再从不脱发区向脱发区中心绕刺。接着叩刺风池穴或百会穴,在穴位表面0.5~1厘米直径内密刺。依据头皮情况选择刺激量,头皮无明显变化者采用中等刺激量叩剌,使局部充血潮红;头皮轻度发红肿胀者,施以轻叩法;头皮苍白者则宜重叩至少量渗血。刺激次数可逐步自初期的20次左右渐增至40~50次左右。其他穴位叩刺同风池穴。背部叩刺方法为:由后颈部直至尾骶部叩打脊椎两侧和脊柱正中,反复叩打数遍。各椎体间横刺3下。全部叩打完毕后,为增强疗效可在脱发区用老姜片揉擦或涂以复方斑蝥酊。涂后局部有微痛灼热感。皮肤针治疗每日或隔日1次,15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为5~7天。   

(1)激素外用及损害处去炎松混浊液皮内注射,每次0.2~1ml,加等量0.5%普鲁卡因溶液,每周1~2次。有人用牛乳在局部做点状注射,方法是用当日牛奶煮沸消毒后做局部皮内点状注射,每点注射0.1ml,点间隔距离为1~2cm,每次总量不超过2ml,每周1次,10次为一疗程。   

(2)刺激局部引起充血的药物如斑蝥酊、辣椒酊、浓醋酸、强氨水、芥子酊、1%敏尔啶溶液等。中医的梅花针弹刺。   

(3)局部理疗 按摩、紫外线照射、共鸣火花治疗、音频电疗等。   

(4)组织疗法 组织埋藏、羊肠线局部埋藏或胎盘组织液肌注等。

预后

1.临床痊愈:治疗后半年内脱发区生出新发,且不再发生新的斑秃区。   

2.好转:经治半年后,50%斑秃区生成新发,虽有新斑秃区出现,但范围比治疗前缩小。   

3.无效:治疗半年以上,脱发区无新发生长或仅有稀疏毛发,仍见新的斑秃区形成。

斑秃中医治疗 

1、血热风燥型

【治法】用凉血消风散加减治疗本病。

【方药】生地黄、刺蒺藜、黑芝麻、玄参、当归、荆芥、蝉蜕、白芍、牡丹皮、桑椹子、甘草。煎汤口服,效果良好。

2、肝肾不足型

【治法】治疗肝肾不足型斑秃。

【方药】熟地黄、山茱萸、黑芝麻、茯苓、泽泻、牡丹皮、制何首乌、丹参、柴胡、制丸,10丸,2 d。服药1月余,脱发区已长出新发余症好转。

3、气血两虚型

【治法】治疗气血两虚型斑秃。

【方药】党参、黄芪、熟地黄、制何首乌、白芍、茯神、当归、川芎、丹参、肉桂、白术、甘草、总有效率94.1%。

4、气滞血瘀型

【治法】治疗气滞血瘀型斑秃。

【方药】当归、白芍、柴胡、茯苓、白术、何首乌、熟地黄、怀山药、女贞子、旱莲草、甘草。每Et 1剂,早、晚分服,总有效率92%。

(以上提供资料及其内容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53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