睾丸炎是由各种致病因素引起的睾丸炎性病变,可分为非特异性、病毒性、霉菌性,螺旋体性、寄生虫性、损伤性。睾丸本身很少发生细菌性感染,由于睾丸有丰富的血液和淋巴液供应,对细菌感染的抵抗力较强。细菌性睾丸炎大多数是由于邻近的附睾发炎引起,所以又称为附睾—睾丸炎。常见的致病菌是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等。病毒可以直接侵犯睾丸,最多见是流行性腮腺炎病毒,这种病原体主要侵犯儿童的腮腺。但是,这种病毒也好侵犯睾丸,所以往往在流行性腮腺炎发病后不久,出现病毒性睾丸炎。
急性非特异性睾丸炎多发生在尿道炎,膀胱炎,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切除术后及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感染经淋巴或输精管扩散至附睾引起附睾睾丸炎,常见的致病菌为大肠杆菌,变形杆菌,葡萄球菌及绿脓杆菌等,细菌可经血行播散到睾丸,引起单纯的睾丸炎,但睾丸血运丰富,对感染有较强的抵抗力,故这种情况较少见。
病理上肉眼观察主要是睾丸增大,充血,紧张,切开睾丸时见有小脓肿,组织学见局灶性坏死,结缔组织水肿及分叶核粒细胞浸润,生精小管有炎症,出血,坏死,严重者可形成睾丸脓肿及睾丸梗死。
慢性非特异性睾丸炎(20%):慢性睾丸炎多由非特异性急性睾丸炎治疗不彻底所致,也可因霉菌,螺旋体,寄生虫感染造成,例如睾丸梅毒,既往有睾丸外伤者,可发生肉芽肿性睾丸炎,睾丸局部或全身放射性同位素磷照射,也可发生睾丸炎症,破坏睾丸组织。
病理上看睾丸肿大或硬化萎缩,生精小管的基底膜呈玻璃样变及退行性变,生精上皮细胞消失,生精小管周围可能有硬化,也可形成小的增生灶。
急性腮腺炎性睾丸炎(15%):流行性腮腺炎是最常见的睾丸炎发病原因,约20%腮腺炎患者并发睾丸炎,多见于青春期后期,肉眼可见睾丸高度肿大并呈紫蓝色,切开睾丸时,由于间质的反应和水肿,睾丸小管不能挤出,组织学观察见水肿与血管扩张,大量炎细胞浸润,生精小管有不同程度的变性,在睾丸炎愈合时,睾丸变小,质软,生精小管有严重萎缩,但保存睾丸间质细胞,故睾酮的分泌不受影响。
急性期高热,寒战,睾丸痛向腹股沟放射,伴恶心呕吐。
睾丸炎多在腮腺炎发生后3-4日出现,高烧可达40℃常伴虚脱,阴囊红肿,睾丸肿大,鞘膜积液,明显压痛,如为腮腺炎性的还可查到腮腺肿大。
诊断依据
1.高热、寒战、睾丸疼痛。
2.局部阴囊红肿,睾丸肿大。
3.血白细胞升高。
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睾丸扭转,嵌顿疝及睾丸肿瘤相鉴别,睾丸炎有炎症症状,急性发作时有红肿热痛,借助B超或CT等影像学手段可鉴别。
睾丸炎西医治疗
治疗方法
1.抗菌消炎;
2.卧床休息,托高阴囊,局部热敷、理疗;1%利多卡因精索封闭注射减轻疼痛;
3.脓肿形成,应切开引流。
用药原则
早期应用足量、广谱抗生素。如阿奇霉素等。
辅助检查
1.急性睾丸炎检查专案以检查框限“A”为主;
2.对慢性睾丸炎或反复发作者检查专案可包括检查框限“A”、“B”或“C”。
疗效评价
1.治愈:症状消失,血白细胞正常,睾丸无萎缩,无鞘膜积液存在。
2.好转:症状好转,睾丸稍大,有压痛。
3.未愈:症状体征未改善,睾丸肿大或萎缩,或形成睾丸脓肿及鞘膜积液。
睾丸炎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急性睾丸炎一般采用辩证治疗的方法,男科专家介绍说,中医辩证治疗一般将急性睾丸炎分为三种类型:
1、湿热下注型
【症状】见发热恶寒,睾丸肿胀疼痛,质地硬,小便赤涩,大便干,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治法】以清利湿热,解毒消痈为主。
2、气滞血淤型
【症状】见睾丸逐渐肿大,扪之坚硬,疼痛轻微,舌暗边有淤斑、苔薄白,脉弦滑。
【治法】以行气活血,散结为主。
3、淤血阻滞型
【症状】见睾丸外伤肿胀疼痛,或红肿灼热,舌质青边有淤斑,脉涩。
【治法】以活血化淤,止痛为主。
急性睾丸炎的治疗难度不是很大,只要及时就诊,中西医治疗方法的疗效都很好,因此,男科专家建议患者要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同时建议患者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尊重医生的意见,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法。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