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库 > 肠扭转

肠扭转

概述

肠扭转是一段肠袢沿肠系膜长轴旋转或两段肠袢扭缠成结而造成闭袢性肠梗阻,前者常见是急性完全性肠梗阻。常常是因为肠袢及其系膜过长,肠扭转后肠腔受压而变窄,引起梗阻、扭转与压迫,影响肠管的血液供应,因此,肠扭转所引起的肠梗阻多为绞窄性。肠扭转具有一般肠梗阻症状,但发病急骤,疼痛剧烈,病员辗转不安,休克可早期出现,肠扭转以顺时针方向旋转多见,扭转程度轻者在360°以下,严重者可达2~3转,其症状因小肠或乙状结肠扭转略有差异。

 

 

 

 

病因

肠扭转的发生见于多种原因造成,解剖方面的因素是引起扭转的先决条件,而生理或病理方面的因素是其诱发因素,肠袢发生扭转的原因有三个重要的因素:

重量:

如肠袢本身的重量增加,由于重力的关系容易促使扭转发生,扭转后也不易自行复位,所以在临床肠扭转常见于饱餐,食物内纤维残渣多,大便秘结,肠腔内有蛔虫团,肠壁上有较大肿瘤,先天性巨结肠等情况下。

外力推动:

强烈的肠蠕动和体位的突然改变,如身体突然旋转用力弯腰,也能促使肠扭转的发生,因些,避免在饱餐后立即进行重体力劳动,尤其是需要身体前俯和旋转的劳动。

长度:

肠袢和其系膜的长度比肠袢两端根部间的距离相对地过长,即容易发生扭转。

检查

肠扭转具有一般肠梗阻症状,腹胀、腹痛、恶心呕吐及排便障碍等一系列症状但发病急骤,疼痛剧烈,病员辗转不安,休克可早期出现。

小肠扭转:急性小肠扭转多见于青壮年,常有饱食后剧烈活动等诱发因素,发生于儿童者则常与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等有关,表现为突然发作剧烈腹部绞痛,多在脐周围,常为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重;腹痛常牵涉腰背部,病人往往不敢平仰卧,喜取胸膝位或蜷曲侧卧位;呕吐频繁,腹胀不显著或者某一部位特别明显,可以没有高亢的肠鸣音,腹部有时可扪及压痛的扩张肠袢,病程稍晚,即易发生休克。

乙状结肠扭转:多见于老年男性,常有便秘习惯,或以往有多次腹痛发作经排气,排便后缓解的病史,临床表现除腹部绞痛外,有明显腹胀,而呕吐一般不明显。

诊断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可确诊。凡急性肠梗阻患者均应考虑有本征的可能性,X线检查可证实诊断。

鉴别诊断

需和肠套叠、粪便阻塞、肿瘤所致肠梗阻等进行鉴别。

预防

肠扭转西医治疗

1、肠扭转是一种较严重的机械性肠梗阻,常可在短时期内发生肠绞窄、坏死,一般应及时手术治疗。

(1)扭转复位术:将扭转的肠袢按其扭转的相反方向回转复位,还需要解决预防复发的问题。

(2)肠切除术:适用于已有肠坏死的病例,小肠应作一期切除吻合。乙状结肠一般切除坏死肠段后将断端作肠造瘘术,以后再二期手术作肠吻合术,较为安全。

2、非手术治疗:虽有非手术治疗成功的报导,但非手术治疗一旦无效,则需迅速改为手术治疗,以策安全。适应证:

(1)全身情况较好,血压、脉搏基本正常的早期肠扭转。

(2)无腹膜刺激症状,体征或经初步非手术治疗明显好转者。

(3)对年老、体弱、发病超过2日的无绞窄的扭转也可试用。

肠扭转中医治疗

药方一:内服煎剂

腹痛加白芍、木香、槟榔;恶心呕吐加陈皮、半夏、厚朴、竹茹、杏仁、丁香、藿香;寒症加细辛、桂枝、白芥子、制附子、淫羊霍。

药方二:内服散剂

红人参、藏红花、广地龙、天仙子、儿茶、夏天无、白僵蚕、珍珠等。传统中药炮制后研细末,每日服3次,每次1~2克。如吞服粉剂有困难者,可将药粉装入胶囊。

药方三:外用煎剂

枳实、广木香、莱菔子、石菖蒲、橘叶、小茴香、葛根、防己、麻黄、芫花等。水煎湿热敷腹脐。

药方四:灌肠煎剂

佛手、槐花、大黄、芒消、枳实、厚朴、莱菔子、黄芩、诃子、石菖蒲等。水煎灌肠。

(仅供参考,详细请询问医生)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53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