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库 > 肩峰下滑囊炎

肩峰下滑囊炎

概述

肩峰下滑囊又称三角肌下滑囊,是全身最大的滑囊之一,位于肩峰、喙肩韧带和三角肌深面筋膜的下方,肩袖和肱骨大结节的上方,肩关节外展并内旋时,此滑囊随肱骨大结节滑入肩峰的下方,不能被触摸到,肩峰下滑囊有许多突起,以伸入到肩峰下部分的最明显。另外,此囊附着于冈上肌的囊底较小,而游离缘较大,对肩部的运动很是有利,因此,肩峰下滑囊对肩关节的运动十分重要,被称为第二肩关节。

病因
肩关节病变(40%)

大多数病例是继发于肩关节周围组织的损伤和退行性变,尤以滑囊底部的冈上肌腱的损伤,退行性变多见,这是因为冈上肌肌腱在肩峰下滑囊的底部,当冈上肌发生急慢性损伤时,下滑囊也受损,从而继发肩峰下滑囊的非特异性炎症。

物理因素(15%)

肩峰下滑囊又名三角肌下滑囊,分为肩峰下和三角肌下两部分,两者中间可能有一薄的中隔,但大多数是相通的,滑囊将肱骨大结节与三角肌,肩峰突隔开。肩峰下滑囊由于损伤或长期受挤压,摩擦等机械性物理刺激,使滑囊壁发生充血,水肿,渗出,增生,肥厚,粘连等无菌炎症反应。

钙盐沉积(10%)

冈上肌肌腱的钙盐沉积物穿破滑囊内也是肩峰下滑囊炎的病因之一。

其他因素(10%)

风湿、结核、痛风等疾病也可在一定程度上诱发该病。

 

检查

1.一般症状

疼痛,运动受限和局限性压痛是肩峰下滑囊炎的主要症状,疼痛为逐渐加重,夜间痛较著,运动时疼痛加重,尤其在外展和外旋时(挤压滑囊),疼痛一般位于肩部深处,涉及三角肌的止点等部位,亦可向肩胛部,颈部和手等处放射。

2.局部症状

检查在肩关节,肩峰下,大结节等处有压痛点,可随肱骨的旋转而移位,当滑囊肿胀积液时,整个肩关节区域和三角肌部均有压痛,为减轻疼痛,患者常使肩关节处于内收和内旋位,以减轻对滑囊的挤压刺激,随着滑囊壁的增厚和粘连,肩关节的活动范围逐渐缩小以致完全消失,晚期可见肩胛带肌肉萎缩。

 

诊断

诊断

本病的主要特点是肩外侧深部疼痛,并向三角肌止点放射,肩关节受限则以外展、外旋为甚,结合相关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

注意与以下疾病鉴别:

冈上肌肌腱炎:疼痛部位在肩外侧冈上肌止点处,肩关节外展的疼痛弧(60度~120度)是诊断本病的重要依据。

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疼痛部位局限在肩前肱骨结节间沟处。少数患者可触及条索状物。肩关节内旋试验及抗阻力试验阳性。

预防

肩峰下滑囊炎西医治疗

(一)治疗   

首先查明原发病因,施以针对性的处理。急性期的治疗包括休息、给以消炎镇痛药、物理治疗、针灸和将患肢置于外展外旋位,类固醇激素局部注射有较好效果。慢性期除了上述疗法外,要强调不增加疼痛的康复治疗,主要恢复肩关节在三个轴上的运动功能。对经保守治疗无效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包括滑囊切除术、冈上肌腱钙化灶刮除术、肩峰和喙肩韧带切除等成形手术等。   

(二)预后   

经治疗后,一般预后良好。

肩峰下滑囊炎中医治疗

当前疾病暂无中医治疗方法。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5392号